- 李静姬,付玉芬
<正>牛布氏杆菌病,发病率高、波及范围广,是对我国养牛业,特别是对奶牛业具有较大危害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它能使母牛发生流产,公牛引起睾丸炎。人感布病,全身无力,生殖能力降低,从而造成身心的痛苦。因而,对布病的早期、快速诊断,净化牛场,在发展养牛业、保障人类健康及公共卫生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98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于维军
<正>1988年5月份,一批从美国进口的1日龄AA雏鸡12466只,在检疫隔离期间发生以拉稀、神经症状、瘫痪、跛行为特征的传染病,确诊为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混合感染,现报告如下。
198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力彦,顾维新
<正>1987年9月20日前郭县太乡粮库饲养的99头生猪,有4头300余斤重的肥猪猝死圈内,同时发现有27头克朗猪呈现不同程度的发病征候。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一、临床症状 猝死圈内的4头肥猪未现任何症状。另27头发病猪的主要症状是:体温升高达42℃以上,有的呕吐、眼清亮有神、不食、不愿走动。
198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谢庆莫,董卫民,王春香,红英
<正>克鲁克湖位于海西州德令哈以西40余公里处,有水面约7万亩,属淡水湖泊,海拔2800余米,年降雨量180mm左右,年平均气温3.6℃。从1971—1974年起开始放养鲤、鲢、草、鲫等鱼。从几年的养殖情况看,鱼类生长良好,1976年开始进入捕捞生产。年捕劳量
198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袁世山
<正>人及动物乳头状瘤病毒(papillomsvirus)感染由来已久,早在公元九世纪即有一马夫发现了马的乳头状瘤。但由于本属病毒难于作组织培养,故对乳头状瘤病毒的研究一度出现停滞趋势。近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尤其是分子克隆技术的应用,对乳
198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李健夫,段衡辉
<正>随着交易市场的开放,食(役)用动物及其产制品(肉、奶、蛋、皮毛、卤、腊等等)市场交易的数量与范围不断在增加和扩大。据调查,约有1/3或1/2以上的牲畜及其产制品,是通过此渠道到达消费者手中或转手倒卖的。这无疑大有利于搞活市场和促进生产的发展。但也大大增加了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或其它疫病的传播与扩散的机会。因此,
198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S.Belak,李应国
本文介绍的快速诊断猪伪狂犬病的直接滤膜杂交(DFH)试验不需提纯样品核酸便可用于检测鼻腔、扁桃体、淋巴细胞及组织器官中伪狂犬病病毒(PRV)感染,结果与病毒分离和常规核酸杂交一致。本法可检出急性病例和康复猪的病毒感染,对同位素标记和生物素标记探针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了比较和验证。
198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健超
<正>最近,美国威斯康星州大学研究人员莎拉·荷雷等研究成功诊断牛副结核病的DNA探针。该技术快速、准确,试验由原来3个月缩短到3天。 牛副结核分枝杆菌是一种生长缓慢的细菌,感染动物要到产犊2—3胎或更长时间才表现症状,往往在出现症状前就已感染并排泄细菌。该菌侵害反刍动物肠道内壁,形
198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В·М·ЖАΒНЕНКО
,曹變政
<正>用各种方案高免实验室动物制备的牛白血病诊断血清,其免疫球蛋白是非常不纯的,而用免疫吸附法来制备纯抗体和纯抗原需要的许多昂贵的不溶性载体都是很短缺和难以得到的。苏联维捷布斯克兽医研究所用牛红细胞作为载体(红细胞免疫吸附剂)制备牛白血病单价抗体。方法如下:
198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F.A.Osorio
,R.A.Moxley
,林建辉
<正>旋转试管法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病毒分离技术,但此法的病毒分离过程十分缓慢,通常需5—6天。为有效地控制病毒病的发生,需一种快速可靠的病毒分离方法。离心增强病毒感染的分离技术,不仅能使试管法所需的时间缩短到16小时,而且特异性强,是一种实用价值很高的病毒分离技术。本文介绍了应用离心增强技术(离心法—下同)
198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前田稔
,缪佃祥
<正>1983年10月—1984年9月,日本在203群信鸽中暴发新城疫。在这些鸽群中,3410只(23%)出现颈斜,运动失调,腿和/或翅麻痹及腹泻,死亡率13%,其经济损失为25%。从病鸽中分离出ND病毒,并且所有分离物均在鸡胚成纤维细胞培养物上形成蚀
198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于声华
<正>1988年4月21日报验的,编号为880016的加尼卡货轮3137.25吨秘鲁鱼粉,扦样32份(每20包为一个样品),全部判为阴性结果之后,笔者按后述的改进方法抽检了原样品1—10号和1—25号,经二次探索,从中发现《检验(试行)》的一些问题,对此,个人谈些看法。
198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韩文瑜
<正>琼脂平板培养基是细菌分离、纯化及鉴定必不可少的培养基种类,其在细菌学检验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对其种类选用是否得当,成分配制是否正确,可直接影响检验效能,甚至关系到检验工作的成败。 在日常的细菌学检验工作中,虽经常使用一些平板培养基,但对其作用机制了解较
198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新海,庄文兰
<正>我县于1985年5月暴发“兔瘟”病。据调查,1985年24个乡镇有59674只兔发病,死亡率为91.7%,1986年10个乡镇有8768只兔发病,死亡率为88.5%,直接造成经济损失达50万元。为了控制“兔瘟”病的流行,保证养兔业的发展,我院于1987年初试制
198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闻过喜,刘占祥
<正>1986月3月,陶乐县马太沟乡、马太沟林场等农户的羊群中突然流行一种传染病,经综合诊断确诊为羊链球菌病,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流行情况:马太沟乡与马太沟林场相邻,该乡(场)农区共养羊3000余只。3月中旬首先是马太沟林场一农户的羊只开始发病,以后逐步波及周围邻近村队,至4月上旬共发病300余只,发病率为10%,死亡60只,致死率为20%,发病羊只绝大多数为
198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两年来,我们建立和健全了以执法机构和队伍体系、法规配套体系、检查评比体系等三个部分组成的全省兽医执法体系,通过实践,促进了《条例》的贯彻执行,保护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的身体健康。
198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马忠尧
<正>畜禽检疫是一项多学科综合判定、社会性很强的执法与服务相结合的工作。而其最根本的任务是搞好产地检疫,对如何认识和搞好这项工作,有许多问题需要认真探索。在目前机构、法制不健全、专业人员少、手段落后的情况下,若解决这个问题,绝非易事,不是哪一个部门能解决得了的。面对现实,我们进行了以下几点力所能及的工作。
198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范海芳
<正>一、进行畜禽运输前的产地疫情的调查研究 通过疫情调查,能及时、准确地把握产地畜禽疫病的发生规律,迅速查出畜禽疫病原因,当即采取妥善措施,防止或减少集中后的库内感染。重点调查了解畜禽的来源及产地畜禽发生疫病的历史和现状;调查了
198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苏增华
<正>为进一步认真贯彻国务院颁布的《家畜家禽防疫条例》和有关规定,切实加强市场肉品检验工作,开创西安市市场肉检工作新局面,防上疫病传播,保护畜牧业生产和人民身体健康,西安市动物检疫站从实际出发,及时抓住农贸市场肉品检验工作的薄弱环
198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姜天童,杨宜生,孟庆友,方雨玲
<正>畜禽衣原体病是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不同动物对衣原体的敏感性和反应性存在一定的差异,因而,有些呈急性经过,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另一些则呈隐性经过。对于后者,只有通过检测血清抗体的变化情况才能了解是否存在活动性感染。当然,弄明不同动物血清抗体的消长规律是抗体监测的重要前提。为了掌握国
198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陈贵,张秀琴
<正>1983年至1985年,我站共检疫经铁路运输的冻白条猪肉27253头,检出不符合卫生条件的353头,检出率为1.3%。为此,我们深入到几个肉联厂调查了不符合卫生条件的冻白条猪肉产生的原因,报告如下:
198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郭从卯,刘克礼
<正>野兔肉营养丰富,肉质细嫩,具有独特的风味,深受人们的欢迎。在陇西由于野兔资源丰富,常年都有野兔肉尸上市,特别一到冬季,死野兔上市量大增,且大部分发往外地销售,仅1986和1987两年,经铁路发往外地的死野兔达28890公斤,其中检出腐败变质
198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陶全功
<正>旋毛虫病是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危害极大,在市场肉品卫生检验中,快速准确地鉴别本病,对保障消费者的安全,对防止本病的传播蔓延,都是十分重要的。笔者仅就感官鉴别本病的方法谈点体会,供参考。 1.患旋毛虫病的肉尸横纹肌眼观湿度大,水分含量高,色泽似水中浸涝过,呈浅红
198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胡雄
<正>沙门氏菌属细菌广泛地存在于猪、牛、羊和家禽以及鸟和鼠类等各种动物的内脏,尤其是肠道中。据某些单位调查报道,在我国屠宰的生猪中,沙门氏菌阳性检出率达10.7—34.8%;在国外,荷兰报道,其屠宰猪感染率高达30.1%以上;苏联已确认在牛中间有
198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朝君
<正>现已确证能引起人和畜禽中毒的真菌有100余种。其中多细胞真菌—亦称霉菌,能在饲料成份及成品饲料中产生几种霉菌毒素,这些霉菌毒素在污染程度相当低时也对动物有害。毒素的主要危害除了引起动物急性、慢性中毒外,有些毒素(如黄曲霉素B_1)的危害在于致癌、致畸和破坏动物免疫力。霉菌毒素常给畜牧业生产造成经济损失,已
198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罗满林
,寨大春
<正>兔瘟是由病毒引起兔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自1984年在江苏首次发现以来,全国许多省、市都有发生的报道。由于本病发病急、传播快、病程短、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很高,给生产上带来很大损失,严重危胁养兔业的发展。
198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秦贞奎
<正>近期,我们从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进口的三批秘鲁鱼粉中抽样检验发现了沙门氏菌(二批)(Salmonella),亚利桑那菌(Arizona)(一批),奇异变形杆菌和普通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 and Proteus vulgaris)二批,中间柠檬酸菌(Ci-
198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润清
<正>1.SPA菌体稳定液的制备:将1800菌株经SPA固体培养基增殖,用0.5%甲醛处理后,配成10%SPA菌体稳定液。 2.致敏菌体试剂的制备:取10%SPA菌体稳定液1 ml加蓝舌病阳性血清0.15ml,混匀于37℃水浴致敏30分钟,4000/分离心15分钟,弃上清,用0.01M pH7.2PBS洗两
198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罗文凯
<正>牛猪先天性卟啉症是比较罕见的。笔者在承德市冷冻厂检疫78万头猪和5万多头牛中仅发现1例牛和2例猪的先天性卟啉症。该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动物在出生时即可发生,可见于各种畜、禽。下面将在检疫中发现的1例牛和2例猪的先天性卟啉症介绍
198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