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25号《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已经2007年12月19日国务院第201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公布,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
2008年07期 No.182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夏永高;
<正>相对于其他行政部门执法,动物卫生行政执法起步较晚,依据98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以下简称《动物防疫法》),成立了相应的执法机构,组建了执法队伍,执法人员多数是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转型而来,在专业性执法方面,还存在很多困惑。而2007年对《动物防疫法》进行了详细的修订,同时,将陆陆续续出台相配套的系列法规,
2008年07期 No.182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肖彩霞;路平;
<正>1动物疫情报告制度分析1.1动物疫情报告的重要意义动物疫病比动物疾病更关系千家万户生活和健康,关系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动物疫情报告是反映和传送动物疫情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是疫情防控工作上级和下级沟通的便捷渠道。疫情报告有专门机构或人员、
2008年07期 No.182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春林;
<正>1案件来源2007年7月26日凌晨4时28分,某县兽医卫生监督检验所执法人员在公路动物防疫监督站执勤时,查获何某贩运未经检疫的牛和羊。2查处经过及事实认定执法人员首先向何某出示了执法证件,表明了身份。经现场检查,发现何某运输的5头牛和3只羊没有检疫证明和免疫耳标,
2008年07期 No.182 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汶川大地震导致大量畜禽死亡,震后死亡畜禽的无害化处理及鼠害防控迫在眉捷。近日,农业部财政部紧急安排6500万元用于四川等四个地震重灾区开展死亡畜禽、鱼类的无害化处理、消毒及鼠害防控等。其中,四川安排5000万元,包括消毒无害化处理3950万元、
2008年07期 No.182 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2008年5月28日上午,国家首席兽医师、农业部赴川抗震救灾专家组组长贾幼陵带领四川省应急防疫分队,为彭州市送去了狂犬病、猪乙型脑炎、猪链球病疫苗。同日,都江堰市、绵竹市、什邡市也收到了由农业部调拨的第一批动物紧急免疫疫苗。
2008年07期 No.182 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2008年5月25日至30日,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国际委员会在法国巴黎召开第76届大会。本届大会上,认可我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为OIE禽流感参考实验室,标志着我国兽医工作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我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是农业部指定的负责禽流感研究、检测和疫苗研发的机构,有一流的科研条件和科研队伍,每年检测样品超过2万份,每天可分离病毒400份。
2008年07期 No.182 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为了通过适时、全面、科学、系统的监测分析有关生猪生产、疫情、价格等各方信息,定时向养殖场(户)发布预警报告,警示其合理安排生猪生产,四川省畜牧食品局与有关软件开发商经过近1年的努力,研发出全国首个生猪生产监测预警系统并于2008年5月正式启用。目前,该系统运行正常,将为全省上半年的生猪生产情况予以监测分析。
2008年07期 No.182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根据农业部专家组和四川省畜牧食品局联合专题会议决定,随着畜牧业抗震救灾工作的不断推进,灾区死亡畜禽无害化处理和环境消毒工作已进入扫尾阶段,灾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重点要迅速转为对狂犬病、乙型脑炎、炭疽、猪链球菌病等人畜共患病的紧急免疫,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确保公共卫生安全。!!!
2008年07期 No.182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北京是动物产品消费型城市,六成以上动物产品来自外埠。近年来,国内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严峻,首都动物及产品无疫安全也受到威胁。为解决好因动物及动物产品大量输入带来的动物疫病、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市农业局动物卫生监督所在市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建成进京动物及产品无疫安全监管控制系统。
2008年07期 No.182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当前正值初夏,地震灾区气候湿热,极易造成病原微生物滋生传播。针对航空运输环节疫病传播速度快、频率高、范围广的特点,北京市农业局动物卫生监督所首都机场分所积极采取措施,切实做好地震灾区进京动物产品航空检疫监督工作,
2008年07期 No.182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我国代表当选亚洲、远东及大洋洲地区委员会副主席2008年5月25日至30日,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国际委员会在法国巴黎召开第76届大会。OIE共有5个地区委员会,各成员按其所在区域自动成为地区委员会成员。地区委员会主要任务是探讨该地区成员动物疫病控制方面的技术问题,促进成员间合作。地区委员会设主席1名、副主席2名、秘书长1名。
2008年07期 No.182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志强;张鹤晓;赖平安;谷强;张利峰;乔彩霞;蒲静;张向东;
采用TaqMan方法,根据口蹄疫病毒亚洲1型VP1的基因编码区基因(1D)序列,设计合成多对引物和多条探针,通过对引物、探针的筛选,反应条件的选择和优化,建立了口蹄疫病毒亚洲1型荧光RT-PCR检测技术,试验体系采用一对引物和两条探针配对,有效降低了由于变异导致的漏检率。经一系列的试验表明建立的荧光PCR检测技术快速、敏感、特异,检测时限3个小时以内,与口蹄疫病毒A型、O型和其它病毒不发生交叉反应,适用于样品中口蹄疫病毒亚洲1型的直接检测。口蹄疫病毒亚洲1型荧光PCR快速检测技术的建立,为我国养殖场口蹄疫亚洲1型疫情的快速诊断进而采取相应防制措施、减少疫情散播,以及动物产品中口蹄疫病毒亚洲1型的快速检测提供了一种可靠方法。
2008年07期 No.182 22-24+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5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宋永峰;张志;张燕霞;吴发兴;李晓成;
根据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代表株NADL的NS5B基因序列,设计合成2对引物进行套式PCR,检测从浙江、安徽、湖南、江西、广西、辽宁等地采集的43份猪病料中BVDV的流行情况,结果有7份病料可以扩增出360bp的特异性条带,阳性率为16.3%。为追踪BVDV在猪体中的流行来源,我们又对细胞培养用国产及进口犊牛血清进行了检测,结果也能扩增到目的条带。对这些病料和血清中扩增出的目的条带进行克隆、测序,并用DNASTAR软件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目的片段均为BVDV序列,这些不同BVDV序列可以分为两个亚群,ZJ133、HN386、LN247、NCS-J属于BVDV-Ⅰa亚型,ZJ114、AH138、JX60、GX96、NCS-G、DZ属于BVDV-Ⅰb亚型。这些毒株与BVDVI型间的同源性为80.3%-98.6%,与BVDV-Ⅱ型的同源性为72.2%-74.4%。本文研究结果说明我国猪群中BVDV感染情况已经比较严重,应该予以重视。
2008年07期 No.182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8K] [下载次数:3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2 ] |[阅读次数:1 ] - 尹惠琼;张燕霞;孙宇;张兰兰;孙卫华;杨姝;李晓成;章金刚;
目的:建立一种适于蓝舌病毒(BTV)群特异性基因检测的RT-PCR方法。方法:根据本实验室设计的一对BTVNS1基因通用型检测引物建立BTV群特异性RT-PCR检测技术;对不同血清型BTV及鹿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DV)进行检测,验证其特异性;同时,利用该方法检测血清模拟样品及抗病毒血清样品。结果:所设计的检测方法特异性好,与EHDV无交叉反应,可检测至少17个血清型BTV,并能有效检出不同病毒浓度的模拟样品及不同型的血清样品。结论:建立的RT-PCR方法可用于BTV群的特异性通用检测。
2008年07期 No.182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董艳娇;黄金海;王晶钰;赵勇;李琳;
应用纯化的EMCV VP1重组蛋白建立了检测EMCV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并确定了间接ELISA的最佳工作条件。结果表明,重组蛋白抗原的最适包被浓度为0.54μg/mL;与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此方法中VP1抗原最佳稀释度为1:100,待检血清的最佳稀释度为1:50,酶标二抗的最佳稀释度为1:800,1%明胶为封闭液,OD450时阴阳性血清的临界值为0.35。对2006年天津7个地区66个猪场295份屠宰猪的血清样本的检测结果显示,天津各地区血清EMCV抗体阳性率在41.67%~93.33%之间,平均84.75%,猪场抗体阳性率在50%~100%,平均93.94%。
2008年07期 No.182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5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曲志娜;赵思俊;路平;王娟;李存金;郑增忍;
<正>近年来,世界各地由于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引发的食品污染事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如疯牛病、二口恶英事件、口蹄疫、O157事件以及瘦肉精中毒事件等都对人类健康有直接威胁,加剧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担忧,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也引起了OIE等国际组织的高度重视。2002年OIE成立了食品安全工作组,正式启动了在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领域的工作。
2008年07期 No.182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杨文友;
Tioman病毒(TiV)于2001年首次在马来西亚果蝠尿液中分离得到。基因序列和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TiV具有腮腺炎病毒属的特征,与新发现的引起人和猪发病的MenV亲源关系最近,为腮腺炎病毒属的新成员。文章着重对TiV的分子生物学、对人和动物的危害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2008年07期 No.182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9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正军;程雷;徐小艳;陈昌海;
<正>1材料与方法1.1血清样品2002-2007年共采集血清样品4052份,来自江苏省内21家种猪场,为4-5月龄的后备母猪血清,都已实施了O型FMD疫苗免疫。样品的猪场和年度及分布情况见表1。1.2检测试剂O型FMD正向间接血凝(IHA)抗原、阴性血清和阳性血清,购自中国农科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2008年07期 No.182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7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赵瑞宏;詹凯;曲鲁江;许月英;潘孝成;张丹俊;
通过对传统方法的改进,对采自皖南山区的80枚土鸡蛋样品进行了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的检测。结果显示,蛋黄沙门氏菌感染率为2.5%,蛋清沙门氏菌感染率为5.0%,蛋黄和蛋清均无大肠杆菌感染。蛋壳表面沙门氏菌感染率为27.5%,大肠杆菌的感染率为80%,沙门氏菌带菌数为1.22×103,大肠杆菌带菌数为3.41×104。结果表明,山区放养土鸡,需在饲养、土鸡蛋收集等环节减少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的污染途径,加强种鸡选留中沙门氏菌净化的同时,做好鸡蛋储藏和孵化过程中蛋壳消毒工作。
2008年07期 No.182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6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黄胜斌;蒙雪琼;陈义祥;陈芳芳;陆文俊;赵国明;苏凯;屈素杰;刘棋;
<正>猪流感(Swine influenza,SI)是由猪流感病毒(Swine influenza virus,SIV)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春秋多发,各种日龄的猪都可感染。单纯的SIV感染表现为发病率高,死亡率低,但常常与其它病原体并发继发感染。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咳嗽、流鼻涕、呼吸困难、精神沉郁和发烧,怀孕母猪流产。目前,该病呈世界分布,
2008年07期 No.182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唐文山;王生花;
<正>弓形虫病(Toxoplasmosis)是由弓形虫科刚第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 Nicolle&Manceaux,1908)引起的人、畜禽和野生动物共患的原虫病。根据病原学研究证实感染弓形虫的哺乳动物至少有200种。主要临床表现为高烧、呼吸困难、肺炎、淋巴结炎、死胎、流产、失明及神经症状。现就临床上遇到的一起仔猪急性感染弓形虫病诊治过程报道如下。
2008年07期 No.182 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邵卫星;魏荣;祝丽;
<正>自2006年6月以来,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变异毒株引起的一种猪"高热病"或"无名高热病"袭击我国不同规模的养猪场,引起养猪界的一片恐慌,使我国养猪业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浩劫。该病引起了国务院和农业部的高度关注,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及国外兽医界也投予了注视的目光。对此,农业部高度重视,积极组织相关单位进行科技公关,
2008年07期 No.182 44-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9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李晓玉;
<正>鸡痛风病是由于鸡体内蛋白质代谢障碍和肾脏受损伤,使其代谢产物-尿酸或尿酸盐大量在体内蓄积,而引起的以消瘦、衰弱、关节肿大、运动障碍和高尿酸血症等症状为特征的疾病。有关节型和内脏型之分。有关内脏痛风的最早报道来源于1日龄的雏鸡。蛋鸡中发病率高的是52周龄内的青年鸡,易始发于14周龄。蛋鸡发病时,死亡率每周可达1%,
2008年07期 No.182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张倩;王志亮;单虎;郑东霞;
<正>自1997年以来,在江苏省苏南、苏北许多地方的鹅群中流行一种以消化道呈糠麸样并有溃疡、胰腺肿胀且表面有灰白色点状坏死灶为特征的具有高度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鹅病。目前此病在山东、福建、安徽、浙江、上海、四川、吉林、江苏等全国大部分地区大面积流行,
2008年07期 No.182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6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