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慧英;
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畜牧业发展的一个主要矛盾,阐述了动物性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指出加强动物疫病防治保证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加强动物疫病防治的几点措施。
2011年09期 v.28;No.220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6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卫华;李芳;邵卫星;孙映雪;魏荣;
动物防疫标准对动物疫病防控具有重要作用。加强动物防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设是提高动物防疫标准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制度建设方面分析了动物防疫标委会存在的几点不足,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2011年09期 v.28;No.220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婷婷;范文跃;
我国蜂产品的标准化工作始于20世纪60年代,经80年代长足发展,至90年代已基本形成标准体系,但由于缺乏与国际标准接轨、标准之间的相互分割、牵制及缺少应有的协调与沟通,致使标准及体系形不了应有的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2011年4月20日发布GB14963-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蜂蜜》。作者认为该标准对蜂蜜的阐释与GB14963-2003、GB18796-2005有不同之处,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也存在不同的见解,现将GB/T18796-2002、GB18796-2005、GB14963-2003、GB14963-2011、CODEXSTAN12-1981Rev.2(2001)进行统筹分析、对比研究,以期对企业生产、第三方检测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2011年09期 v.28;No.220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胡冬梅;
<正>公正和效率是兽医卫生行政执法的工作主题,而质量是公正和效率的生命线。如何强化质量控制,切实提高兽医卫生行政执法的质量,是加强兽医卫生行政执法管理,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的核心内容。本文仅就如何健全基层兽医卫生行政执法质量监控机制做一探讨。
2011年09期 v.28;No.220 1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克群;马艳玲;李冬雪;黄云甫;
<正>"瘦肉精"不仅仅是盐酸克伦特罗,任何能够抑制动物脂肪生成,促进瘦肉生长的添加剂都可以称为"瘦肉精"。该药物既不是兽药,也不是饲料添加剂,而是一种舒张支气管,治疗哮喘的应急药物。属于肾上腺类神经兴奋剂,因其具有能量重分配作用,大剂量
2011年09期 v.28;No.220 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张树方;吴日峰;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严重地危害了人们的健康,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作者仅从农产品安全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借鉴国内外成熟的管理经验,探讨应对措施,提出建设性意见。
2011年09期 v.28;No.220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孙红霞;王翠萍;王百胜;陈守亮;
畜产品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政府形象和社会稳定。近年来相关监管部门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但在农村基层畜产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何进一步完善监管工作机制,保证监管措施落实到位,使基层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是摆在畜牧兽医管理部门以及畜牧兽医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
2011年09期 v.28;No.220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陈云霞;管峰;赵云玲;郑东霞;张维;刘华雷;王志亮;
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Ⅰ类新城疫病毒NDV08-004的微型基因组和辅助质粒,为构建病毒拯救体系奠定基础。方法根据Ⅰ类新城疫病毒NDV08-004的全基因组序列,采用SOE方法将增强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GFP)插入NDV08-004的3’-Leader和5’-Trailer区域之间后反向插入转录载体pOLTV5中,构建了NDV08-004的微型基因组pLGT-03。将pLGT-03转染辅助病毒NDV08-004感染的表达T7RNA聚合酶BSRT7/5细胞进行功能鉴定。采用RT-PCR将NDV08-004的NP、P和L蛋白基因亚克隆入表达载体pCI-neo中,分别构建了三个辅助质粒pCI-NP、pCI-P、pCI-L。通过构建的微型基因组pLGT-03和三个辅助质粒按照一定的比例共转染BSRT7/5细胞来验证辅助质粒的功能。结果微型基因组pLGT-03转染辅助病毒感染的BSRT7/5细胞后可见明显荧光,表明微型基因组构建成功。微型基因组和辅助质粒共转染可见荧光表达,表明三个辅助质粒均具有相应的功能。结论表明微型基因组和辅助质粒均具有相应的功能,为建立NDV08-004的反向遗传操作平台奠定了基础。
2011年09期 v.28;No.220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常娓娓;王淑娟;吴晓东;刘华雷;赵永刚;王志亮;
本研究用表达的西尼罗河病毒(WNV)囊膜蛋白E结构域III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单抗8F4A4作为竞争检测抗体,初步建立了能够对乙型脑炎病毒(JEV)和WNV进行鉴别诊断的竞争ELISA方法。优化的最佳抗原包被浓度为530ng/mL,单抗的最佳稀释倍数为1:8000,待检血清的最佳稀释倍数为1:10。通过对56份阴性样品进行检测确定了该方法的临界值为30%,以此为判定标准对临床220份血清进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此方法的建立弥补了商品化试剂盒不能区分JEV和WNV感染的缺陷,为我国西尼罗河病毒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抗体检测方法。
2011年09期 v.28;No.220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吴晓薇;徐成刚;李贺;江经纬;叶贺佳;区燕宜;徐小芹;廖明;
本研究以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Hly基因和InlA基因作为靶序列设计2对引物,建立了检测单增李斯特菌的二重PCR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同时扩增出单增李斯特菌的Hly基因和InlA基因,而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食品中的常见致病菌和英诺克李斯特菌均不能扩增出任何条带,表现出良好的特异性。二重PCR方法的最低检测限为104CFU/mL,并能够用于鉴定实验小鼠攻毒后内脏器官的单增李斯特菌分离培养物。该方法表现出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通用性,适用于单增李斯特菌的快速鉴别检测。
2011年09期 v.28;No.220 35-37+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7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薛俊龙;王国艳;张伟业;张国权;田林君;刘一飞;
本研究利用肠道益生菌竞争排斥原理,结合生产实际建立了临床预防鸡沙门氏菌的四个模型,即"抗生素+微生态制剂"的试验1、2组,单纯抗生素或微生态制剂的试验3、4组,同时设有攻毒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在攻毒条件下,对各组鸡白痢症状的观察、攻毒保护死亡数量统计、称重分析,结果为:3组及攻毒对照组表现典型鸡白痢症状,试验1、2、3、4组攻毒保护率分别96.7%、96%、80%、94%,而攻毒组为76%。试验3组与空白对照组30日龄增重差异极显著,其余各组均表现差异不显著。由此可见:无论雏鸡直接口服微生态制剂或先服用抗生素再使用微生态制剂,这两种方法均可有效地保护雏鸡免遭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强毒的攻击,缓解其临床症状,减少雏鸡的死亡,提高育雏成活率。
2011年09期 v.28;No.220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袁立岗;蒲敬伟;
运用琥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的方法,对A、B、C三个养殖区奶牛布鲁氏菌病进行检测调查,布病感染率分别达到13.6%、0.7%、10%,通过对流产症状调查,流产率分别为7.1%、1.3%、4.7%,而流产牛的布病感染率分别为47.2%、16.7%、40.0%,流产率与布病感染率在上升并成正比。奶牛流动、检疫清群、消毒等与布病控制有关。
2011年09期 v.28;No.220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刘小兰;张军;张玲;季新成;
为了解新疆地区牛新孢子虫病的流行情况,用ELISA方法对采自新疆6个地区327份的牛血清进行了新孢子虫病的抗体检测,并以第一次检测结果为依据,对20头牛进行了5次连续采样检测,每次间隔30~40天。检测结果表明,该病在新疆不同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和流行,平均阳性率为24.5%,且在年龄大和流产牛群中阳性率偏高,血清抗体阳性持续时间至少半年以上。
2011年09期 v.28;No.220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罗晓琳;
<正>生猪屠宰检疫的日常工作中,经常会检到一种黄色的异常猪肉,俗称"黄膘猪肉"。2006-2010年我县的生猪屠宰检疫共检疫猪肉156609头,检出病害猪肉269头,其中占检出的病害肉的28.62%。"黄膘猪肉"在宰前检疫中很难发现,都是宰后检验才能检出,"黄膘猪肉"究竟能不能食用呢?我们检验员日常
2011年09期 v.28;No.220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伟业;
在被检的140头牛胴体中,检出阳性胴体67只;150只绵羊胴体中,检出阳性胴体79只;135只山羊胴体中,检出阳性胴体84只;150头猪胴体中,检出阳性胴体71只。根据检出的虫体形态特点及大小,初步确诊冷湖地区牛感染的肉孢子虫为枯氏住肉孢子虫、绵羊和山羊感染的肉孢子虫为嫩肉孢子虫、猪感染的肉孢子虫为米氏肉孢子虫。
2011年09期 v.28;No.220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温芳;徐士新;杨永嘉;王在时;
本文通过对美国兽药残留国内抽样计划中风险管理模型的研究,期望为我国兽药残留监管工作中应用风险管理模型提供参考意见和建议。
2011年09期 v.28;No.220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马慧玲;孙振永;李玉杰;党安坤;王贵升;孙圣福;胡丽萍;陈静;兰邹然;
<正>某猪24~25日龄猪出现体温升高,厌食,拉稀,扎堆,皮肤发紫等症状,病程8~15d不等,严重的死亡。母猪、保育后期、育肥猪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发病猪使用抗病毒药物和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明显,死亡率达50%以上。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验,可以推断该猪场混合感染猪
2011年09期 v.28;No.220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郑永波;高红梅;薛萍;
<正>犬细小病毒病是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犬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1978年下半年,世界上很多地区,包括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南非、新西兰和欧洲暴发了这种新的犬病。该病以出血性肠炎和非化脓性心肌炎为主要特征。我国于1982年证实此病以后,在东
2011年09期 v.28;No.220 59-60+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田文豪;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IB)的治疗并没有特效方法,关键是在于预防。IB的分布是世界性的,各国的毒株各不相同,有多个血清型和变异株,临床上多种毒型的接种能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并且使用中药能够有效降低病死率。
2011年09期 v.28;No.220 6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季艳菊;张伟;邹晓红;叶镜岳;曾惠斯;
<正>2011年4月至5月,广东江门地区天气昼夜温差大,某些饲养某一特定品种鸡的散养户(与养殖公司合作),均不同程度出现大量死亡,经合作公司的技术人员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后最终确诊为大肠杆菌病,并做了药物敏感性试验。通过淘汰病鸡、严格消毒、紧急肌注敏感性药物等措施最终
2011年09期 v.28;No.220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