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虎;南玉琴;高仰平;
<正>2013年的全国人代会上批准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该《方案对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做了重大调整,将商务部的生猪屠宰监督管理职能划入农业部,从而结束了我国长期存在的生猪屠宰和检疫监督分属两个部门管理的历史。意味着今后我国的生猪定点屠宰、集中检疫及其行业的监督管理统一于一个部门,即农业部门。生猪屠宰管理体制的变化,涉及政策法规、管理机制检疫体制等一系列问题,现分析如下:
2013年08期 v.30;No.243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2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仇妍虹;刘建华;王小军;曹克昌;孙向华;李博;贺炎龙;
本文以食品安全监管机构改革、职能调整为背景,回顾了北京市生猪屠宰监管的历史,从屠宰情况、机构设置、队伍建设和工作内容等4个方面介绍了生猪屠宰检疫监管的现状,分析了职责、内容和措施不明确、检疫检验标准体系不健全、企业自检能力不足等当前制约有效监管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以期为生猪屠宰行业的有效监管提供参考和借鉴。
2013年08期 v.30;No.243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9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郝林;王国松;王冲;冷义厚;
<正>屠宰检疫是动物进入屠宰场后,官方兽医通过国家规定的检疫流程对宰杀的动物进行检疫,对预防病害动物产品流入市场,危害公共卫生安全起到重要的屏障作用。本文旨在探索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如何做好规模化生猪屠宰场的屠宰检疫工作。1沈阳市屠宰检疫基本概况1.1总体概况沈阳市属于大中型城市,全市常住人口819.3万人。市区日平均上市生猪6000多头,节假日可
2013年08期 v.30;No.243 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8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季君策;吕晓雷;
<正>生猪屠宰检疫是一项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十分辛苦的工作,是肉品安全的最后防线,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食肉安全。我市实行生猪"定点屠宰、集中检疫"以来,初步遏制了动物疫病的传播、蔓延,保护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近几年来,我们在动物卫生监督管理过程中发现,由于我市生猪定点屠宰还处在逐步完善阶段,
2013年08期 v.30;No.243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4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俊辉;张衍海;郑增忍;陈萍;黄保续;蒋正军;
生物安全隔离区建设是实施动物疫病防控和促进畜禽产品国际贸易的一种重要举措,在国际上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本文通过介绍我国部分大型肉禽养殖屠宰加工企业在开展生物安全隔离区建设实践方面的进展情况,以期为我国生物安全隔离区建设提供参考。
2013年08期 v.30;No.243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4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蒲静;窦树龙;刘环;王树成;
欧盟从2000年开始对蓝舌病实施区域化管理,通过采取不断加强法规建设、强化限制区内外蓝舌病的监控和监测、虫媒控制、动物及动物产品的移运限制、疫情通报和流行病学信息收集等防控策略和措施,较为有效地预防控制了欧盟境内蓝舌病疫情。本文通过解读欧盟蓝舌病防控策略和相关法规,介绍了欧盟对蓝舌病区域化建设的经验和做法,可为我国蓝舌病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提供借鉴。
2013年08期 v.30;No.243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8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环;马贵平;王新武;王树成;王昱;蒲静;乔彩霞;
动物疫病区域化对控制和根除动物疫病,促进国际贸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2012版《陆生动物卫生法典》对动物疫病区域化的最新要求,介绍了在动物疫病无疫区建立、维持和认可中对涉及的区化和生物安全隔离区化、区和生物安全隔离区、保护区和控制区等几个术语的理解和应用,供我国在认可国外动物疫病无疫区和国内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时参考借鉴。
2013年08期 v.30;No.243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4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伏丽萍;
<正>作为一种全新的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模式,生物安全隔离区已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生物安全隔离区建设以企业为核心作用和基础,涉及范围相对较小,动物疫病防控难度也相对较小,较易实现和维持无疫状况。我省自2008年起在胶东半岛无疫区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率先在德州六和开始积极探索生物安全隔离区建设。1山东省生物安全隔离区建设的基本情况经过多年发展,我省畜禽规模养殖比重快速
2013年08期 v.30;No.243 29-3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4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任远志;董春霞;曾政;
生物安全隔离区建设是目前公认的控制、消灭特定动物疫病,促进外贸出口的措施,将对我国动物卫生水平,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动物疫病的最终消灭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生物安全隔离区作为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的新模式,在建设和评审方面的要求,并初步分析了其在重庆地区应用的可能性。
2013年08期 v.30;No.243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8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罕巾;陈升益;
<正>为了加强和发展海南无疫区建设,维护海南无疫区的成果,根据海南无疫区建设的特点和引入省外动物的情况,笔者认为,在海南无疫区建立隔离屠宰区,可以弥补海南无疫区无法建立缓冲监测区的不足,达到严防外疫传入的目的。1海南是通过国家评估验收的免疫无口蹄疫区1999年,海南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被国家农业部立项,各级政府先后投入资金约三亿元,严格按照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技术规范的要求,逐
2013年08期 v.30;No.243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6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中国兽医信息网2013年7月9日—11日,2013年第五期兽用生物制品制造工(中级工)职业技能培训暨鉴定考核在山东省青岛市成功举办。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冯忠泽副所长、山东省畜牧兽医局医政药政处李流航处长等领导出席了开班仪式并讲话。冯忠泽副所长在讲话中从基本概念、分类、
2013年08期 v.30;No.243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2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日本东京大学教授河冈义裕及客座研究员渡边登喜子等在10日发行的英国科学杂志《自然(Nature)》网络版上发表研究成果称,此前在中国出现多个感染者的H7N9禽流感病毒部分基因已发生变异,更易在哺乳类动物身上感染并增殖。研究小组利用从中国患者和野鸭身上采集的病毒进行了实验。他们让与黄鼠狼相近的哺乳类动物
2013年08期 v.30;No.243 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6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中国兽医信息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与控制所重点实验室沈玉娟研究员与哈尔滨医科大学刘爱芹教授合作在《PLoSONE》杂志上发表文章,报告了我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大庆、牡丹江和齐齐哈尔地区断奶前犊牛隐孢子虫感染调查情况:总感染率为47.68%(72/151),分子鉴定为牛隐孢子虫47.22%(34/72),安氏隐孢子虫36.11%(26/72),赖氏隐孢子虫6.94%(5/72),火鸡隐孢子虫6.94%(5/72)和微小隐
2013年08期 v.30;No.243 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7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人民网厦门集美区法院近日宣判一起特大非法生产、销售病死猪肉案件,4名被告人被判刑。其中,被告人张连泉生产、销售病死猪肉数量达5.9万余公斤,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8月7日,集美区法院向记者披露了案件情况。法院经审理查明,被告人张连泉为牟取非法利益,自2010年9月始,向他人收购病死猪,经加工分装后作为食品投放市场销售。同案被告人沈金元在龙岩有个养猪场,2011年9月至10月间,沈金元5次从龙岩市将病死
2013年08期 v.30;No.243 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6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7月15—17日,长沙市举办首届官方兽医培训班,全市140余名官方兽医参加了培训。湖南省兽医局局长邓云波、长沙市畜牧兽医水产局局长周宏兆、市法制办副主任罗励民等多位领导出席开班仪式。省兽医局邓云波局长就官方兽医的职能和职责进行了全面阐述市畜牧兽医水产局周宏兆局长作动员讲话。培训班主要着眼于行业法律法规解读、适用
2013年08期 v.30;No.243 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6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为规范动物卫生监督证章标志管理及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和《广东省动物卫生监督证章标志管理办法(试行)》等有关规定,日前,广州市动监所结合实际,印发了《广州市动物卫生监督证章标志管理办法(试行)》,以此进一步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2013年08期 v.30;No.243 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6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奶牛健康守护者肖定汉肖定汉自1963年北京农业大学兽医系毕业后,一直在基层从事奶牛疫病防治及兽医卫生保健工作,至今已逾50年。大学毕业后,肖定汉舍弃了城里的优越环境和良好待遇,毅然选择到条件艰苦但同时又是最需要兽医的远郊基层工作。40多年的辛勤工作使他与奶牛结下终生缘。肖定汉凭着高度的责任感和极强的敬业精神,不畏艰辛往返于各个牛场之间,认真收集临床资料、观察奶牛病理变化、
2013年08期 v.30;No.243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6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康;龚振华;刘坤;王丽萍;刘国庆;李蕾;张丽娟;侯广宇;张秀娟;单虎;
采用PCR检测方法,对华东北部地区禽肿瘤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调查鸡群为琅琊蛋鸡、海兰鸡、AA肉鸡、艾维茵鸡,调查无症状鸡样品600份,调查有症状病鸡样品200份。调查结果表明,无症状鸡马立克病感染率为3.3%~4.4%,有症状病鸡马立克病死率为70.9%~8.3%;无症状鸡禽白血病感染率为8.3%~11.6%,有症状病鸡禽白血病病死率为4.4%~6.6%;无症状鸡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感染率为4.3%~5.5%,有症状病鸡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死率为4.4%~6.7%。应加强疫苗免疫,加强管理,减少病原,减轻危害。
2013年08期 v.30;No.243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9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蒙振亩;覃勇;陆春礼;卢少坤;韦显凯;
为有效防控狂犬病,百色市开展疫情专项调查和防治研究,发现狂犬病病死率和死亡人数仍居人类各种法定报告传染病之首,死亡人数与动物发病数呈正相关关系;监测貌似健康犬狂犬病带毒率为1.9%,流行毒株属基因Ⅰ型,Ⅰ亚群;使用国产兽用狂犬病活疫苗(FlurryHEP株)免疫期为半年,注射进口兽用狂犬病灭活疫苗(PV株)免疫有效期为一年;"专题讲座+发送短息"宣传方式效果好;采取"栓养、免疫、监测、扑灭、宣传"等综合防治措施效果显著。
2013年08期 v.30;No.243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4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蔡其刚;徐天刚;马利青;
用弓形虫的重组蛋白GST-SAG1作为ELISA诊断抗原,进行了ELISA诊断方法的建立,并对青海省喜马拉雅旱獭进行了弓形虫病的血清学调查。经对所收集的68份喜马拉雅旱獭血清抗体进行检测,共检出阳性血清15份,阳性率约为22.06%,表明青海省喜马拉雅旱獭中存在弓形虫病的感染。
2013年08期 v.30;No.243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2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柳晔;景霞明;李芳琴;
本文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方法,即"定期调查、适时驱虫、控制传染源、控制传播途径、控制易感动物、环境消毒、药物治疗"的程序化、区域化的规模养猪场寄生虫病防控方案。经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具有重大的公共卫生意义和推广前景。
2013年08期 v.30;No.243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2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斌;梁家幸;苏乾莲;赵武;秦毅斌;何颖;卢冰霞;段群棚;李莹莹;姜佳佳;梁保忠;
本研究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对未接种猪细小病毒,但出现类似猪细小病毒感染病变的日常培养猪肾细胞系IBRS-2进行检测,结果发现IBRS-2细胞感染了猪细小病毒。检测结果表明猪肾细胞系IBRS-2感染猪细小病毒较为常见,提示在IBRS-2细胞培养过程中要注意预防猪细小病毒的感染。
2013年08期 v.30;No.243 67-69+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1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圣军;孔繁德;徐淑菲;张吉红;唐泰山;
本研究根据赤羽病毒(AKAV)的S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引物,RT-PCR扩增得到目的基因片段并克隆到PGM-T载体得到质粒标准品。通过对荧光定量PCR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PCR检测AKAV的方法。该方法的检测敏感性达到926拷贝/25μL,并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特异性。本试验方法的建立对于加强进出口牛AKAV的检验检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3年08期 v.30;No.243 7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0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郑小龙;王群;朱来华;邓明俊;肖西志;梁成珠;姜帆;于业锋;
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马媾疫锥虫大环kDNA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通过对PCR扩增条件的优化,建立了检测马媾疫锥虫的PCR方法。用建立的PCR方法检测马媾疫锥虫、马伊氏锥虫和马焦虫,仅马媾疫锥虫扩增出与实验设计相符的395bp的条带,其余病原体检测均为阴性。灵敏性试验表明:建立的PCR方法最低能检出0.2 pg/μL的马媾疫锥虫DNA。研究建立的马媾疫锥虫PCR方法,具有快速、敏感、特异等优点,可用于临床上马媾疫锥虫感染的检测。
2013年08期 v.30;No.243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4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倪梦丽;杨冰;王春德;陈颖;孙善华;
为适应进口鲜活水产品的快速检验,有必要建立快速检测多种病原生物的方法。本文针对鲜活水产品中常见的副溶血弧菌和沙门氏菌,设计了特异的荧光引物,建立了检测贝类中这两种细菌的荧光定量PCR体系,并进行了特异性与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副溶血弧菌和沙门氏菌均得到了特异性扩增,而阴性对照菌株均未见扩增。副溶血弧菌标准曲线在1.53×105~1.53×109拷贝/μL之间、沙门氏菌标准曲线在4.89×106~4.89×1010拷贝/μL之间有较好的线性关系。与传统的检测方法相比较,该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贝类中的副溶血弧菌和沙门氏菌更为快速准确,结果直观,可以满足口岸进口水产品快速检测的需要。
2013年08期 v.30;No.243 7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5K] [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正>农业信息网2013年7月17—18日,全球跨境动物疫病防控(Global Framework for the progressive control of Transboundary Animal Disease,GFTADs)亚太区执委会第7次会议在日本东京召开会议全面客观评价了全球和亚太区域跨境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进展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2013—2014年度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会议期间,中国驻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代表、OIE亚太区委员会主席、农业部兽医局局长张仲秋被推选为GF-TADs亚太区执委会主席。
2013年08期 v.30;No.243 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2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为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如何降低活禽市场疫病传播风险,保障活禽产品消费安全等问题,7月23日,农业部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广州联合举办活禽市场生物安全研讨会,并现场考察广东江村活禽批发市场,研究加强活禽市场生物安全管理措施,降低动物疫病发生与传播风险。高致病性禽流感在中国发生以来,中国政府实施了科学的预防控制政策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多年来持续监测与研究数据表明,活禽市场仍
2013年08期 v.30;No.243 9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7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2013年7月15日—19日,"同一健康"现场流行病学联合培训在北京顺利举行,培训由中国农业部兽医局、欧盟使团和中国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同主办,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FAO ECTAD中国办公室承办。来自中国兽医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和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的 43名学员参加了培训。本次培训是2012年12月卫生部门和兽医部
2013年08期 v.30;No.243 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1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控规划(2012—2020年)》,提高物疫病诊断技术水平,促进诊断技术科研成果的转化,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于7月5—7日组织全国部分科研院所和动物疫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在青岛召开"动物疫病诊断技术与产业化发展战略"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系首次以动物疫病诊断制品产业化发展为主题的由全国有代表性的诊断制品科研机构、应用单位和生产企业参与的会议。
2013年08期 v.30;No.243 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1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