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毅;沈朝建;王静静;王幼明;康京丽;李印;刘爱玲;黄保续;
为掌握我国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肉鸡养殖卫生状况,调研组联合江苏、安徽等5省(市)相关兽医技术支撑部门开展了肉鸡卫生状况调查。调查发现:两地78.6%的出栏肉鸡来自"公司+农户"或公司;72.9%的养殖场户采取全进全出方式饲养,且不同类型养殖场户饲养方式存在明显差别;10个生物安全防护措施指标平均得分56.2,生物防护安全水平随着规模化程度的提高而上升;H5亚型禽流感、新城疫和传染性法氏囊的场户免疫率超过95%;2%的场户以丢弃、出售或饲喂其他动物的方式处理病死禽。5省(市)肉鸡生长周期内的平均死淘率为7.23%(95%CI:4.24%~11.49%);平均每只肉鸡防疫投入0.99元,其中疫苗和兽药费用占比大于88%。调查结果显示,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进一步提升动物疫病防控水平,需要逐步淘汰防疫条件较差的养殖场户,减少活禽调运,杜绝随意丢弃或出售病死禽类的现象。
2016年01期 v.33;No.272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印;韦欣捷;徐全刚;张毅;康京丽;孙向东;王幼明;
2014年12月以来,美国家禽业暴发了严重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截至2015年10月13日,美国累计有15个州报告发生219起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血清型包括H5N2和H5N8两种亚型。疫情首先发生在美国西海岸的俄勒冈州,随后逐渐向美国中部地区扩散。感染场户类型主要为规模场,感染家禽主要为火鸡和蛋鸡。本次疫情对美国家禽业带来重大打击。美国农业部协同各州政府、其他联邦部门和行业协会实施了一系列控制措施,开展了一系列紧急调查,使得目前疫情基本平息。本文将美国2014年底以来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发生情况加以分析,希望能对我国禽流感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2016年01期 v.33;No.272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宋跃君;谭丹;邓国华;王昌建;朱春霞;张朝阳;刘道新;黄建龙;
为了从分子生物学角度了解H6N6亚型禽流感病毒在湖南省洞庭湖区的变异特点和进化规律,为该地区H6N6亚型禽流感的防控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对2012年在洞庭湖区分离的H6N6亚型禽流感毒株的HA、NA基因进行扩增、克隆和测序,并对所得序列进行同源性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本试验分离到的5株H6N6亚型禽流感毒株HA裂解位点为PQIETR↓GLF,均没有多个连续的碱性氨基酸插入,属于低致病性病毒;5株病毒的HA和NA潜在的糖基化位点有一些差别,这些差别是否会引起其毒力和致病力上的差异还有待研究;从基因遗传进化关系来看,这些毒株与我国汕头、广西分离的毒株同源性较高。
2016年01期 v.33;No.272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宋新宇;刘兆霞;窦小龙;郭莉莉;马爽;范根成;
为了解近年来我国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主要类型,2012—2014年,从华东、华北和华中等地区出现传染性支气管炎(IB)的养鸡场中,采集病料进行病毒分离。从中分离鉴定出IBV流行株69株。对所有分离株进行S1基因扩增、测序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毒株共包含6个基因型,根据各基因型中包含的毒株数量多少依次为:QX型(54株,占78.26%)、Mass型(6株,占8.7%)、4/91型(3株,占4.35%)、TW-I型(2株,占2.90%)、tl/CH/LDT3/03型(2株,占2.90%)和CK/CH/LSC/99I型(2株,占2.90%)。将Gen Bank中收录的所有2012—2014年间国内分离株S1基因序列下载并构建遗传进化树,结果表明QX型IBV已成为当前国内流行的绝对优势基因型。
2016年01期 v.33;No.272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3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谭丹;郑冠伟;薛爽;刘增再;陈智;颜克旭;奉佳;戴伶;李蜜;
2015年5—6月,长沙市某猪场出现母猪流产、仔猪死亡等现象,共有60余头经产母猪流产,发病率为11%;仔猪发病死亡600余头,病死率达100%。经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判定该场暴发猪伪狂犬病疫情。采取淘汰阳性猪群、紧急免疫猪伪狂犬病疫苗以及加强猪场内部管理等控制措施,最终疫情得到控制。分析认为引种不规范、免疫程序不合理、饲养管理不规范是引起疫情暴发的主要原因。建议猪场加强仔猪的免疫保护和经产母猪、后备猪的引种、免疫和饲养管理。
2016年01期 v.33;No.272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朱鸿峰;
为了解某规模化猪场消化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以便对其科学制定防治措施提供参考,通过饱和盐水漂浮与水洗沉淀来分离猪粪便中虫卵或幼虫的方法,对苏州地区某规模化猪场进行了冬春两季消化道寄生虫调查。两次共检测猪300头,有162份查到有寄生虫感染,感染率为54.00%。其中,查出线虫阳性猪54头,平均感染率为36.00%;吸虫阳性猪21头,平均感染率为14.00%;球虫阳性猪68头,平均感染率为45.33%。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各生长阶段的猪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寄生虫感染,其中球虫感染率最高,感染最普遍;冬春两季寄生虫感染差异显著。
2016年01期 v.33;No.272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建昌;姜彦芬;王珅;王金凤;
为了解奶牛皮肤真菌病的病原及其对常见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给临床治疗提供依据,从具有皮肤真菌病症状奶牛病灶处的皮屑样品中,使用沙氏培养基分离病原真菌,通过核糖体r DNA ITS序列对其分析鉴定。使用ATB FUNGUS 3真菌药敏试纸条测定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及伏立康唑对所分离病原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在沙氏培养基上分离到的10株中心蜡状成堆、边缘"杉树状"的真菌,经ITS序列分析,鉴定为人兽共患性致病真菌——疣状毛癣菌;所分离的疣状毛癣菌对伏立康唑、伊曲康唑均为敏感,对氟康唑均为中介,而对两性霉素B及5氟胞嘧啶均为耐药;ITS序列分析可实现对真菌的快速、准确鉴定;伏立康唑、伊曲康唑对本研究中分离的疣状毛癣菌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菌活性。
2016年01期 v.33;No.272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赵永刚;樊晓旭;刘学东;赵明;吴晓东;王志亮;
尼帕病首次暴发于东南亚地区的马来西亚,不但严重危害养猪业,而且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健康。目前,孟加拉国、印度每年都有尼帕病暴发的报道。通过病毒N基因序列的系统进化分析发现,尼帕病毒进化分为两个发展方向。目前还没有研制出有效的抗尼帕病毒药物、疫苗。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实时定量RT-PCR和间接ELISA检测尼帕病毒的方法,虽然还没有发现该病的报道,但存在传入的风险。提议我国应将尼帕病纳入综合防控管理范围,积极开展尼帕病防控的宣传与培训,加强尼帕病的技术研究和监测,并制订相关的应急预案。
2016年01期 v.33;No.272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3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刘平;李金花;李印;康京丽;戴琪;赵娜;孙向东;
包虫病是人感染棘球绦虫幼虫所致的寄生虫病,主要发生在高山草甸及气候寒冷地区。我国包虫病病例主要集中在青海、西藏、四川、新疆等西北地区,由细粒棘球蚴和多房棘球蚴引起。农牧民可以通过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做好家犬管理和病畜内脏处理等预防包虫病。
2016年01期 v.33;No.272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3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4 ] |[阅读次数:0 ] - 赵思俊;李雪莲;孙晓亮;曹旭敏;王淑婷;王晓茵;曲志娜;
为使人们正确认识加工肉制品中存在的影响人类健康安全的风险因素,本文对亚硝酸盐等N-亚硝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危害特征、来源及检测方法等进行了综述。N-亚硝基化合物广泛存在于熏肉(鱼)、烟草、腌菜、啤酒等食品中,是一类强烈化学致癌物质。N-亚硝基化合物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物或蔬菜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食品中N-亚硝基化合物的含量非常低,在检测时需要进行样品的提取和净化。提取方法主要有蒸馏法、消煮法和萃取法;仪器检测方法主要有紫外和可见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
2016年01期 v.33;No.272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7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刘焕奇;迟良;邹明;
蹄叶炎的发病原因十分复杂。到目前为止,对其发病原因及致病机理还没有统一的认识。本文总结了一些血管活性物质及饲料中营养物质与牛蹄叶炎的关系,如组胺、内毒素、蛋白质、微量元素等,以便加深人们对蹄叶炎的了解,为将来彻底根治蹄叶炎提供思路。
2016年01期 v.33;No.272 57-58+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高许雷;
为了研究黄曲霉素对雏鸡免疫机能的影响,试验选用40只14日龄的海兰褐雏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只。试验组饲喂被黄曲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对照组饲喂未污染饲料,并于试验后14 d和21 d,从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随机抽取5只鸡进行免疫器官指数测定和血清NDV抗体检测。结果表明,试验后14 d试验组与对照组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试验后21 d试验组胸腺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法氏囊指数极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脾脏指数无显著差异;试验组抗体效价降低,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黄曲霉毒素会抑制雏鸡的免疫机能。
2016年01期 v.33;No.272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劳秀杰;王静静;郑东霞;邵春艳;何海建;王晓洁;王志亮;王晓杜;宋厚辉;
根据Gen Bank报道的N基因高度保守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引物。上下游引物与Gen Bank中登录的153株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N基因全长序列匹配度分别是100%和97%。以本实验室分离流行毒株为模板,利用SYBR Green I荧光染料法进行RT-PCR扩增,获得扩增产物构建重组质粒作为阳性对照,建立检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核酸的方法。同一样品进行3次重复试验,变异系数<0.9%。通过对临床样品进行检测和测序验证,核酸检测结果中的阳性样品准确率为100%。本研究所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具有快速、灵敏、准确等优点,可用于临床PEDV的检测及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2016年01期 v.33;No.272 6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下载次数:2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李建臻;杨苗;徐刚;
本试验旨在探究高致病性蓝耳病(HP-PRRS)自然病例中致炎因子IL-1、IL-6和TNF-α含量,进而阐述HP-PRRS的致病机理,为养殖生产中的HP-PRRS防控提供理论基础。在成都地区4个发病猪场采集具有临床症状的猪血清(含5头濒死猪)35份与无临床症状猪血清23份,利用RT-PCR分别检测出HP-PRRSV阳性血清25份和11份。将检测出阳性表现症状的25份血清、检测阳性无临床症状的11份血清及检测阴性的12份血清分成3组,分别标注为病猪组、隐性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运用ELISA方法进行IL-1、IL-6和TNF-α含量测定。结果显示,IL-1含量在三组中差异极显著(P<0.01),病猪组极显著高于隐性感染组与健康组(P<0.01),隐性感染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IL-6含量在三组中差异显著(P<0.05),病猪组显著高于隐性感染组与健康对照组(P<0.05),隐性感染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TNF-α含量在三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该结果表明IL-1与IL-6在HP-PRRS感染致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2016年01期 v.33;No.272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勤;刘晓飞;冯春燕;翟新验;周智;吴绍强;李晓琳;仇松寅;刘丹丹;林祥梅;
本研究利用"两步法"对蓝耳病试剂盒进行了使用效果评价:第一步,利用18份参考血清对试剂盒进行初筛,淘汰检测准确率低的试剂盒;第二步,利用参考血清和临床样品,分别开展最低检测限、重复性以及诊断敏感性和诊断特异性分析。结果显示,A、B、C、D 4种市售试剂盒的初筛符合率均为100%,诊断敏感性和诊断特异性分别为94.58%和97.14%、94.58%和89.2%、93.1%和90%、96.55%和85%。其中,A和B为通用型试剂盒,能够检测欧洲型和美洲型蓝耳病;C和D均为美洲型检测试剂盒;重复性上,D试剂盒批内与批间变异系数都较小,重复性较好。本研究首次提出了"两步法"试剂盒评价体系并利用这一体系对4种蓝耳病试剂盒进行了评价,不仅为蓝耳病试剂盒的选择提供了依据,也为今后其它动物疫病检测试剂盒的评价提供了参考。
2016年01期 v.33;No.272 7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秦敏;郝俊虎;祝贺;邹丰才;杨云庆;杨素;叶玲玲;张永宁;周晓黎;艾军;
参照NCBI公布的施马伦贝格病毒(SBV)的N基因开放阅读框序列,设计了一对含特异性酶切位点的引物,扩增SBV N基因,将其克隆于昆虫杆状病毒表达载体p Fast Bac HTB,然后以该重组质粒转化DH10Bac感受态细胞,得到重组穿梭质粒Bacmid-SBV-N,将该重组穿梭质粒在脂质体介导下转染Sf 9昆虫细胞,得到表达SBV重组N蛋白的杆状病毒。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对重组N蛋白进行鉴定,表明该蛋白得到表达。本研究为以SBV核蛋白为基础的相关检测方法的建立提供了物质基础。
2016年01期 v.33;No.272 7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5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馬洪超;
<正>新年甫至,万象更新。值此辞旧迎新之际,我谨代表《中国动物检疫》编委会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期刊发展的各级领导、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向辛勤耕耘的编辑同仁、作者朋友,致以诚挚的感谢和新年的祝福!2015年是《中国动物检疫》砥砺奋进、创新发展的一年。面对兽医工作新形势,《中国动物检疫》紧扣"两个努力确保"总体目
2016年01期 v.33;No.272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1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为积极落实中央有关"一带一路"战略,加强中国与中亚和东南亚有关国家动物疫病防控合作交流,帮助区域内有关国家提升新城疫和小反刍兽疫等OIE法定通报疫病的诊断监测能力,由农业部兽医局主办、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承办的第四届新城疫和小反刍兽疫
2016年01期 v.33;No.272 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2015年12月12日,官方兽医宣传策略专题研讨会在青岛举行。本次会议由农业部兽医局主办、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承办。中心副主任黄保续到会致辞、农业部兽医局执法监督处处长卢旺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心有关专家及部分省、市、区动物卫生监督部门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
2016年01期 v.33;No.272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农业部日前,2015年版《中国兽药典》编制工作圆满完成,兽药典更加符合目前兽药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的需要,更具兽药标准的前瞻性和导向性。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指出,兽药典是兽药标准体系的核心,也是一个国家兽药科技、产业发展和兽药监管水平的综合体现。兽药标准是兽药监管的重要技术基础,兽药标准制修订工作是法律设定具有强
2016年01期 v.33;No.272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
2016年01期 v.33;No.272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农业部经研究,农业部对《西藏自治区农牧厅关于实行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电子出证的请示》(藏农厅发〔2015〕324号)函复如下。一、同意西藏自治区自2016年1月1日起在具备条件的39个县试行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电子出证,试行期为三个月,试行期间电子出证和手写出证并行。2016年3月15日起,在具备条件的39个县全面实行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电子出证,取消手写出证。
2016年01期 v.33;No.272 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农业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分别于2010年10月和2011年5月宣布全球消灭牛瘟。OIE全体成员通过决议,呼吁各国除指定的牛瘟病毒保藏机构外,尽快销毁牛瘟病毒,并禁止开展牛瘟全长基因感染性克隆合成。为保障生物安全,履行国际义务,12月17日,农业部发布第2339号公告,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2016年01期 v.33;No.272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农业部兽医局2015年,河南省畜牧局按照农业部要求,加强对畜禽屠宰监管体制改革工作的领导,认真谋划,强力推进,取得显著成效。省畜牧局成立了河南省畜禽屠宰管理办公室,增加6个行政编制;省动物卫生监督所增设畜禽屠宰监督执法处,增加1名处级领导职数;省畜产品质量监测检验中心增加畜禽肉品检验职能,增加5名事业编制和1名处级领导职数;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增加屠宰环节动
2016年01期 v.33;No.272 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