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

  • 广东省首例非洲猪瘟疫情的诊断与疫点消毒效果评价

    李儒曙;黄好兴;苏惠龙;蒋郁明;邝筱珊;吴智民;吴泽宽;姜帅;段旭南;李征;

    2018年12月17日,广东省珠海市某定点屠宰场发生该省首起非洲猪瘟疫情。诊断中发现,因病程不同,感染猪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存在一定的差异,并非全部表现典型症状。疫情发生后,珠海市防控非洲猪瘟等动物疫病应急指挥部立即严格遵照《广东省非洲猪瘟突发疫情应急处置预案》的规定,采取了扑杀、消毒、发布封锁令,划定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等处置措施;封锁期内,按照《非洲猪瘟防治技术规范(试行)》规定,并参考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技术标准,对疫点进行消毒,同时采集疫点内的环境样品,检测非洲猪瘟病毒(ASFV)核酸,评估消毒效果,为解除封锁提供依据。本文为全国非洲猪瘟疫情排查、临床诊断和处置提供了参考。

    2019年03期 v.36;No.310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8K]
    [下载次数:5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安徽省一起非洲猪瘟疫情的暴发调查

    朱良强;刘华;何长生;徐全刚;辛盛鹏;陈海林;詹松鹤;张锋;董浩;王幼明;吴永成;

    2018年9月,安徽省铜陵市某猪场暴发非洲猪瘟疫情。为查明疫情可能的来源、波及范围,继而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建议,对该猪场的饲养管理、猪群发病现状以及相关流行病学关联场点进行了现场调查。调查发现,此次暴发可能由饲喂泔水引起。由此建议:暂时关闭辖区内生猪屠宰场,并进行彻底消毒;停止疫情相关区域生猪及其产品调运;监测受威胁区猪场,做好生物安全防护;停止饲喂泔水,并做好餐厨剩余物的无害化处理工作。

    2019年03期 v.36;No.310 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5K]
    [下载次数:3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湖南省一起猪布鲁氏菌病疫情的紧急流行病学调查

    李追志;谭庆辉;

    2018年3月,湖南省冷水江市一猪场饲养员确诊感染布鲁氏菌病。为了解病例的传染源、动物感染情况,防止疫情扩散,开展了紧急流行病学调查。对疫点基本情况,以及人员感染、饲养场与生猪交易市场猪布鲁氏菌病监测、疫病溯源与追踪、疫情处置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及时处置了阳性动物,因而未发生疫情扩散。调查认为,病原来自生猪交易市场的可能性极大,可能通过调运车辆传入猪场,最终导致人员感染。结果提示,应加强生猪调运监管,做好动物疫病监测和联合防控,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养殖户对布鲁氏菌病的认识和自我防范意识。

    2019年03期 v.36;No.310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2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山东省莱西市引进奶牛传播结核病的定量风险评估

    刘爱玲;马清霞;韩雪;沈朝建;康京丽;张毅;王幼明;

    为评估山东省莱西市奶牛场(户)通过从牛结核病(bTB)感染地区引进奶牛传播bTB的风险,对该市奶牛场(户)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绘制了奶牛引进的风险路径图,设定了风险评估模型相关参数;使用Microsoft Excel和@Risk软件进行模拟,对定量风险评估模型进行了不确定性和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该市奶牛场(户)从感染地区引进1头奶牛传播bTB的概率为2.93×10~(-3)(95%CI:1.14×10~(-3)~8.25×10~(-3));引进50头奶牛至少有1头感染bTB的概率为0.137(95%CI:0.056~0.339);敏感性分析显示,暴露于感染动物、群流行率和隔离措施对奶牛引进时传播bTB的风险影响较大。结果提示,引进奶牛时应严格隔离并延长隔离时间,同时在混群前再进行1次bTB检测,混群后实施严格消毒并加强监测,这样可以降低引进奶牛时传播bTB的风险。

    2019年03期 v.36;No.310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2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2017—2018年云南省边境地区阿卡斑病毒抗体检测

    谢佳芮;苗海生;寇美玲;李华春;

    为了解云南边境地区近年来阿卡斑病毒(Akabanne disease virus,AKAV)流行情况,2017—2018年连续2年在云南省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的12个边境县采集牛血清,应用cE LISA方法进行AKAV抗体检测。结果显示:2017—2018年共检测牛血清样品1 860份,检出阳性样品108份,阳性率为5.8%,显示这些地区存在一定的AKAV感染;各县AKAV抗体阳性率在0~24.4%之间,差异较大,其中抗体阳性率最高的为富宁县,2017年和2018年的阳性率分别为24.4%和20.0%,而瑞丽连续2年未检出抗体阳性;黄牛AKAV抗体阳性率(6.6%)高于水牛(4.7%),差异显著(P<0.05);入境牛抗体阳性率(6.5%)高于境内牛(3.0%),差异显著(P<0.05);养殖场(9.0%)、交易市场(8.4%)、屠宰场(7.6%)的牛AKAV抗体阳性率高于村寨散养户(2.5%),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表明,AKAV在云南边境地区存在一定的流行,其流行趋势受入境动物影响。结果提示,应继续加强云南省边境地区AKAV等虫媒病毒病的监控,及早发现和控制该病流行。

    2019年03期 v.36;No.310 2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1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2015—2018年安徽省定点猪场主要疫病病原和血清抗体监测

    王倩;何长生;周迎春;王军;沈艳;刘华;王维;

    为全面掌握安徽省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猪伪狂犬病等主要猪群疫病的感染及免疫状况,2015—2018年,从安徽省东部、中部和南部选取12个生猪养殖场,应用荧光定量RT-PCR和ELISA检测方法,连续4年对上述疫病病原和血清抗体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每年均检测出口蹄疫3ABC阳性抗体,O型和A型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猪瘟和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免疫情况较好,抗体合格率均超过农业农村部规定的70%标准,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核酸阳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猪伪狂犬病在猪场中存在一定的流行,gE(野毒)抗体阳性率在0.74%~19.90%之间;gB免疫抗体合格率在35.64%~71.16%之间,合格率较低且呈逐年下降趋势。小型猪场的主要疫病免疫抗体合格率普遍低于中型猪场,保育猪群和育肥猪群抗体合格率低于其他生产阶段猪群。结果提示,该地定点猪场的口蹄疫和猪伪狂犬病防控效果不理想,不仅存在一定的病毒感染,免疫抗体合格率也偏低,病毒流行风险较高,需要加强监测和免疫;猪瘟、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总体防控效果较好,但需要加强种公猪免疫。

    2019年03期 v.36;No.310 2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7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兽医管理

  • 养殖业兽医社会化服务模式分析

    于自强;任禾;冯学俊;刘兴国;

    我国养殖业的兽医服务方式多样,其中兽医社会化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由来已久,亟需发展壮大。在有关政策法规的指导下,多地结合自身条件,因地制宜探索推行了兽医社会化服务模式。本文介绍了兽医服务公司承接、"企业+农户"、"购买产品+服务"、合作社承接、科研院所服务、信息化平台服务等6种养殖业兽医社会化服务模式,并对不同模式的服务组织、服务内容、服务机制、服务特点等进行了分析,其中"兽医服务公司承接模式"和"合作社承接模式"的社会化程度较高,也是目前基层最为推广的模式。这提示当前的兽医社会化服务组织需进一步扩大服务范围、拓展服务对象、提升技术能力,推动整体升级转型。

    2019年03期 v.36;No.310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7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点的识别与控制?

    王团结;姚文生;康凯;万建青;王利永;李阳;赵俊杰;

    BSL-3实验室须经国家生物安全认可和严格的实验活动审批才能开展相应活动,是国家(地区)开展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重要技术支撑平台。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点易发生在样本及菌毒种的接收、传递和保存,动物实验,污水以及固体废弃物处理等环节,而实验室的意外事件(电力故障、火灾、积水等)与生物安保漏洞也会造成重大的生物安全事故。提示应准确地识别风险并通过人员日常监管、标准操作规程、两级屏障设施和个人防护装备等系列措施对生物安全风险点予以严格控制。

    2019年03期 v.36;No.310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5K]
    [下载次数:4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动物无害化收集车辆消毒中存在的问题

    朱广蕊;

    强化动物无害化收集车辆消毒是动物疫病防控的重要环节。目前,无害化收集车辆存在车型不统一,消毒不规范,消毒效果评估被忽视以及缺乏相关行业标准等问题。由此建议:无害化处理场所应完善车辆消毒设施设备,加强各消毒环节管理;农业主管部门需建立相关行业标准,补充消毒效果评估有关法律条款或规定。

    2019年03期 v.36;No.310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6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监督执法

  • 一起动物诊疗机构使用假兽药案评析

    郭继海;赵韶阳;邓书;窦晓青;李培武;

    随着宠物诊疗行业的发展,宠物兽药使用不当的违法行为频发。2018年7月,A市农业行政执法支队对B动物医院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其涉嫌使用假兽药,经立案调查,认定当事人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根据《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兽药执法有关问题的复函》《兽药管理条例》等规定,依法给予了当事人罚款10 000元的行政处罚。本文从主体适格、证据确实充分、法律适用正确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由此从执法相对人的认定、处罚裁量界定、证据确定、假兽药处理、案源追溯等方面进行了思考。

    2019年03期 v.36;No.310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7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一起违规使用餐厨泔水喂养生猪案的评析

    赵韶阳;于瀚学;

    2017年8月,青岛市某区动物卫生监督所监督检查发现,B养殖场使用饭店泔水喂养生猪。经立案调查,违法事实确实,依据《畜牧法》《青岛市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依法给予了1 000元行政处罚。本文对法律法规的适用,泔水处理联防联控及强化普法宣传教育等内容进行了思考,着重分析了泔水喂猪传播非洲猪瘟的原因,坚持疏堵结合,提升泔水处置能力,引导养殖场(户)科学养殖。

    2019年03期 v.36;No.310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2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一起未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屠宰动物案的查处

    刘洪明;周灵芝;

    2018年2月,A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执法人员在执法检查中发现,林某涉嫌未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而屠宰羊只。经立案调查,认定当事人违法事实存在,证据确凿。根据《动物防疫法》规定,依法给予了行政处罚。本文对该案的查处经过、法律适用及处罚内容进行了分析,对办理此类案件中涉及的与刑事司法衔接和"一事不再罚"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以期为提高官方兽医执法办案水平提供参考。

    2019年03期 v.36;No.310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6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专论综述

  • 国际组织和有关国家非洲猪瘟扑杀措施

    康京丽;宋建德;庞素芬;姜雯;孙洪涛;赵肖璟;郑雪光;赵晓丹;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对全球养猪业造成了重大损失和严重威胁。由于目前仍未研发出有效疫苗,发生ASF疫情时,世界各国普遍采取以扑杀或改良扑杀为主的综合性防控措施。为给我国ASF防控和根除提供借鉴,介绍了OIE、FAO等国际组织,西班牙、巴西、俄罗斯等有关国家以及欧盟在ASF应急处置时规定和实施的扑杀措施。在ASF疫情处置和根除中,扑杀或改良扑杀政策是国际组织和有关国家较为通行的做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各国依据实际情况划定不同的扑杀范围,选择相应的扑杀政策,从而实现根除ASF的目标。

    2019年03期 v.36;No.310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7K]
    [下载次数:3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古巴非洲猪瘟根除的经验与借鉴

    戈胜强;徐天刚;于家荣;王媛媛;吴晓东;王志亮;

    1971年非洲猪瘟首次传入古巴并于当年根除,1980年再次传入并在一年内又被根除。古巴能快速根除非洲猪瘟,主要与防控专业委员会的及时成立,协作机制的快速建立;全面扑杀措施的快速实施,健康猪产品的合理利用;民间团队的积极参与以及政府财政的大力支持密切相关。古巴的根除经验,可为我国非洲猪瘟的防控提供参考。

    2019年03期 v.36;No.310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8K]
    [下载次数:4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技术支撑

  • 蓝舌病Ⅰ型灭活疫苗免疫绵羊后中和试验和cELISA检出抗体的特点与关系

    苗海生;李乐;廖德芳;寇美玲;孟锦昕;杨振兴;李华春;

    为比较蓝舌病病毒(BTV)cELISA和血清中和试验(SNT)检测方法的特点与关系,通过灭活、浓缩,制备抗原含量为1、5、10、50、100μg/mL的BTV-1型灭活疫苗。每个含量为1组,并设对照组,每组6只绵羊,分别在0、3周免疫。每周采血1次,共采血6次。对所采血样分别用cELISA和SNT方法进行抗体检测。cELISA检测结果显示,免疫后第1周,抗体阳性率达到80.00%,第4周全部免疫羊转为抗体阳性,抗体产生较为迅速;SNT检测结果显示,中和抗体阳性率从免疫后第1周的6.67%持续上升至第3周的36.67%,至第4周达到70.00%,中和抗体产生持续而缓慢。随着时间延长,2种检测方法的符合率由23.33%增加到76.67%。当绵羊同时产生中和抗体和cELISA抗体时,中和抗体效价与cELISA抑制率间有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r=0.63),相关方程为y=0.38+0.05χ。分析认为,中和抗体出现的时间之所以晚于cELISA抗体,可能是因为与宿主细胞识别并吸附的主要部位VP7蛋白位于病毒衣壳的中间位置,其主要表面抗原位点暴露需要时间。

    2019年03期 v.36;No.310 6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1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蓝舌病Ⅰ型病毒VP5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免疫原性分析

    陈玉梅;党伟华;刘燕凯;周景明;刘红亮;郭亚楠;张改平;王爱萍;

    为分析蓝舌病Ⅰ型病毒(BTV-1)VP5蛋白的免疫原性,本研究构建了载体PET-28a-VP5并转化BL21(DE3),然后进行IPTG诱导表达,以及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结果显示,重组VP5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62 kDa,与预期结果一致。进一步优化条件,发现IPTG为0.2 mmol/L、温度为25℃、诱导6 h时,重组蛋白在上清中表达量最高,通过Ni柱纯化获得的重组蛋白纯度约为75%。将纯化后的重组蛋白VP5分别以40μg/只和20μg/只免疫Balb/c小鼠,同时设置PBS为阴性对照,对三免后血清进行间接ELISA检测,发现高、低剂量免疫小鼠均能产生针对VP5蛋白的特异性抗体。用灭活BTV-1进行DOT-ELISA检测,发现其能与VP5蛋白免疫的小鼠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说明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的重组蛋白VP5具有良好的免疫特性,这为进一步开展BTV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2019年03期 v.36;No.310 69-74+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5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两种蓝舌病病毒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的比较

    韩佃刚;叶玲玲;祝贺;台晓媛;孙洪正;周晓黎;尹尚莲;艾军;

    为验证昆明海关检验检疫技术中心等单位联合研发的蓝舌病病毒B-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YN BTVB-ELISA)的临床适用性,将YN BTV B-ELISA检测试剂盒与法国ID.VET公司研制的蓝舌病病毒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ID.VET C-ELISA)进行比对检测试验。本试验对1 278份牛羊血清进行比对检测,另外对1份已知背景的阳性血清倍比稀释后进行检测,比较两种试剂盒的敏感性。结果显示:YN BTV B-ELISA检测试剂盒与ID.VET C-ELISA试剂盒的符合率、相对敏感性、相对特异性分别是99.92%、99.63%、100%;将两者一致性用Kappa值表示,Kappa=0. 998;YN BTV B-ELISA、ID.VET C-ELISA检测阳性血清效价的最低稀释倍数分别是1:128、1:16。试验表明,YN BTV B-ELISA检测试剂盒与ID.VET C-ELISA检测试剂盒的符合率、相对敏感性、相对特异性均较高,并且YN BTV B-ELISA检测试剂盒敏感性更高,在蓝舌病病毒抗体检测中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2019年03期 v.36;No.310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6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赤羽病病毒Gc_(405aa—480aa)肽段的高效可溶性表达及抗原性鉴定

    王建华;张俊哲;赵丹;王玉玲;肖妍;

    为表达和鉴定赤羽病病毒Gc蛋白强抗原性肽段,对Gc蛋白的1个75氨基酸肽段(405aa—480aa)编码序列,经密码子优化后进行基因合成,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 ET-Gc_(405aa—480aa),转化表达菌株BL21(DE3),在28℃用0.1 mmol/L IPTG诱导重组肽段表达。将重组rHis-Gc_(405aa—480aa)肽段,通过Ni~+-NTA树脂亲和层析方法纯化后,用Western-bloting和ELISA分析其抗原性。SDS-PAGE显示,重组rHis-Gc_(405aa—480aa)肽段以完全可溶性形式在大肠杆菌中得到高效表达;用Ni+-NTA树脂亲和层析方法纯化,获得了较高纯度的重组rHis-Gc_(405aa—480aa)肽段;Western-blotting显示,该重组肽段对赤羽病病毒阳性血清具有很强的反应原性。本研究表达、纯化和鉴定了具有强抗原性的重组rHis-Gc_(405aa—480aa)肽段,为进一步开展Gc蛋白单克隆抗体制备、B细胞表位鉴定和诊断试剂研制奠定了基础。

    2019年03期 v.36;No.310 79-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3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布鲁氏菌活疫苗(M5)免疫试验——多浪羊抗体消长规律研究

    靳红娟;叶锋;刘丽娅;陈雅璐;张悦;陈泽辉;李欣宇;谷文喜;钟旗;姚刚;王延;

    为探究多浪羊布鲁氏菌活疫苗(M5)的免疫抗体消长规律,在新疆南疆地区某行政村,选择100只多浪羊进行皮下注射布鲁氏菌活疫苗(M5)免疫试验。免疫前,对所有试验羊只全部采血,分别于免疫后30、90、180 d,随机采集30只羊全血,分离血清,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试管凝集试验(SAT)进行布鲁氏菌抗体检测。结果显示:免疫前,所有试验羊只均未检测到抗体,免疫30 d后,73.33%的羊检测到抗体,90d后只有13.30%的羊还能检测到抗体,180 d后未检测到抗体。结果表明,布鲁氏菌活疫苗(M5)能够使多浪羊产生良好的免疫反应,免疫抗体持续期约为180 d。这说明对免疫180 d后的多浪羊进行布鲁氏菌抗体检测,可为区分自然感染和免疫提供参考。

    2019年03期 v.36;No.310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2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H5亚型禽流感病毒实时荧光RT-PCR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蒋文明;李阳;程善菊;刘华雷;

    H5亚型禽流感病毒HA序列差异越来越大。为更准确地检测H5亚型禽流感病毒,对GenBank中发表的H5亚型禽流感病毒HA序列以及本实验室保存病毒序列进行比对,同时设计1对引物和1条探针,建立了H5亚型禽流感病毒实时RT-PCR方法,并对该方法的反应体系和反应参数进行了优化。以本实验室分离测序确定的30份H5亚型禽流感病毒RNA为模板,将该方法与两种商品化H5亚型禽流感病毒检测试剂盒进行比对,发现该方法与两种商品化试剂盒的检出率分别为100%、98%、98%。敏感性试验显示,该方法可以检测出0.1 fg的RNA模板,灵敏度比两种商品化试剂盒均提高了10倍。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早期诊断。

    2019年03期 v.36;No.310 87-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9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