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

  • 宁夏首起牛结节性皮肤病疫情流行病学调查

    马龙;李知新;李莉;王玉梅;尹才;杨佳冰;周海宁;王晓亮;

    2020年10月,宁夏盐池县、利通区、平罗县发生输入性牛结节性皮肤病疫情。为查明疫情发生原因,分析疫情扩散风险,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畜牧兽医局组织成立督导组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通过现场调查、座谈及实验室检测,综合发病、溯源和追踪情况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认为此次疫情是由调入纯种荷斯坦育成奶牛引起的。因及时采取了封锁疫点、控制移动、扑杀、无害化处理、清洗消毒、杀灭蚊蝇、免疫等综合处置措施,疫情扩散风险较低。此次疫情警示,要强化牛只及其产品的调运监管,加强疫情排查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置疫情。

    2022年03期 v.39;No.346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6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山东省青岛市猫病毒性鼻气管炎流行情况调查

    孙厚民;李陆梅;祝洪伟;陈玉霞;孙鹏;楚电峰;范根成;

    为了解山东省青岛市猫疱疹病毒Ⅰ型(FHV-1)的流行情况,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共采集猫眼鼻拭子样本218份,提取样本DNA后利用PCR方法进行FHV-1核酸检测,共检出阳性样本22份,阳性率为10.1%(22/218)。宠物救助站猫的FHV-1阳性率(16.7%)略高于其他来源猫,2~6月龄幼猫的FHV-1阳性率(13.6%)略高于成年猫(7.0%),成年公猫阳性率(7.3%)稍高于成年母猫(6.7%),但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2021年3月采集的60份猫血清进行了FHV-1中和抗体检测,共检出阳性样本40份,抗体阳性率为66.7%。结果表明,青岛市猫群中存在一定的FHV-1流行,抗体保护水平不高,应加快国产FHV-1相关疫苗的研制,及时对猫进行免疫预防。

    2022年03期 v.39;No.346 4-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4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2020年山东省淄博市高致病性禽流感监测

    袁凯;张智瑜;陈峰;徐秀荣;赵黎明;陈祥兴;许素秀;祖立闯;姚忠慧;

    为掌握山东省淄博市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 Re-11/Re-12株)免疫效果、病原分布及防控情况,根据2020年淄博市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计划要求,按照两阶段抽样法从全市规模养殖场和散养户中随机抽取血清和棉拭子样品,采用血凝(HA)和血凝抑制(HI)、荧光RT-PCR方法进行抗体和抗原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共检测69个养殖场户,检出免疫合格场点65个,群体免疫合格率为94.2%;共检测2 070份血清样品,其中Re-11株免疫合格样品1 966份,个体免疫合格率为95.0%;Re-12株免疫合格样品1 975份,个体免疫合格率为95.4%;规模场Re-11、Re-12株个体免疫合格率(98.8%、98.5%)均高于散养户(87.2%、89.3%);规模场群体免疫合格率(97.8%)高于散养户(87.0%)。从不同地区看,张店区Re-11、Re-12株个体免疫合格率最低(74.7%、74.7%),而其他地区均在87.0%以上;张店区群体合格率最低(80.0%),其他地区均在85.0%以上。使用荧光RT-PCR检测病原学样品2 628份,结果均为阴性。结果表明,淄博市高致病性禽流感整体免疫效果较好,未发现阳性病例,疫情发生风险较低。建议免疫效果较差养殖场户仍要加强免疫,强化生物安全风险管理,降低疫情引入及发生风险。

    2022年03期 v.39;No.346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2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上海市宠物猫杯状病毒、疱疹病毒及流感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白艺兰;刘健;桂亚萍;夏炉明;龚国华;朱晓英;常晓静;陈伟锋;鞠厚斌;王建;赵洪进;

    为了解上海市猫上呼吸道疾病病例中猫杯状病毒(FCV)、猫疱疹病毒1型(FHV-1)和猫流感病毒(FIV)的感染比例及其遗传变化特点,对上海市冬季53份表现上呼吸道症状宠物猫的眼结膜、口咽和鼻黏膜拭子,进行FCV、FHV-1和FIV分离与鉴定,并对分离的病毒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53份样品中,FCV分离率为58.49%(31/53),FHV-1为3.77%(2/53),未分离到FIV。在FCV阳性样品中,来自宠物医院的分离率为46.67%(14/30),来自猫舍的高达73.91%(17/23)。分离获得的31株FCV分离株VP1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不高,与参考序列同源性为72.9%-86.7%,相互间同源性为75.3%~99.8%。结果表明,FCV是引起猫上呼吸道疾病的重要病原,且毒株进化关系复杂,来源广泛,有必要继续进行FCV等病毒的流行情况调查与监测。本研究为猫上呼吸道疾病的防控和治疗提供了依据,也为猫呼吸道病毒性疾病诊断试剂及疫苗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

    2022年03期 v.39;No.346 1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4K]
    [下载次数:8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鸭源多重耐药鼠鼻罗氏菌的分离鉴定、耐药性及耐药基因检测

    李旭妮;张宁宁;罗玉峰;冯妍;朱良全;彭小兵;王楠;

    鼠鼻罗氏菌是一种常见的条件性致病菌。2020年我国东北地区某农场的鸭出现流黏性鼻液、咳嗽、呼吸急促等散发性呼吸系统症状以及进食量减少、精神低沉等症状。为了确定发病原因,提出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方案,无菌采集发病鸭鼻拭子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分离菌株经培养特性鉴定、染色镜检、生化试验、16S rDNA序列分析,确定为鼠鼻罗氏菌。动物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鸭具有一定的致病性。分离菌株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显示,其对卡那霉素、庆大霉素、链霉素、红霉素、氟苯尼考、头孢氨苄、恩诺沙星耐药,对多西环素敏感。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TEM、OXA-23)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果表明,引发疫情的病原为鸭源鼠鼻罗氏菌,其对多种药物耐药。本研究首次在东北地区禽体内分离出致病性鼠鼻罗氏菌,对多重耐药鼠鼻罗氏菌病的预防和控制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2022年03期 v.39;No.346 19-23+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5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公共卫生

  • 一例人间炭疽病例的溯源调查及处置

    郑泽红;杨小刚;杨天烈;任俊;

    2021年6月20日,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农业农村局接到同级卫健部门通报,一名牛羊屠宰人员被确诊患有皮肤炭疽。为查清该病例的病原来源以及病原污染面和畜间发病情况,南郑区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相关专业人员立即对关联的屠宰和养殖环节进行了溯源。综合历史资料、调查结果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认为本次人间炭疽疫情的来源可能为被屠宰的病牛。洪水将过往炭疽病原带出,牛通过采食被污染的水、草感染。因非法屠宰病牛导致出现一定的病原传播。通过采取限制移动、监测、对环境及污染区域严格消毒等措施,经后期检测,证实疫情得到彻底控制。该起疫情警示,要加强牛羊养殖、屠宰从业人员的健康宣传及牛羊屠宰行业的管理,加大对非法屠宰、经营、运输病死畜禽行为的查处力度,以确保牛羊肉消费安全。

    2022年03期 v.39;No.346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3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人炭疽关联的家畜疫情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制定及实施

    高青华;高传庆;孙圣福;胡莉萍;楚遵锋;张月;马慧玲;兰邹然;

    炭疽是一种危害较大的人兽共患传染病。《炭疽防治技术规范》要求,出现人感染病例后,需要制定调查方案,实施畜间炭疽紧急流行病学调查。调查方案制定时,应确定调查的目的、范围、方式、时限,以及采样数量、检测方法、实施要求等。实施调查时,应先划定区域,基于风险抽样,以减少工作量,同时做好个人防护和车辆消毒工作;及早申请公安部门介入,以获取真实信息;要结合使用染色镜检法和PCR法进行实验室检测,以降低检测成本,减轻工作量;一旦发生洪涝灾害,务必按照灾后防疫技术指南采取相关防疫措施。

    2022年03期 v.39;No.346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4K]
    [下载次数:3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应对新冠疫情措施

    庞素芬;姜雯;吴发兴;刘陆世;赵肖璟;张筱涵;康京丽;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作为政府间的动物卫生技术组织,在新冠疫情期间,利用其专业技术网络,通过与成员密切合作,积极开展病毒溯源及人新冠疫情暴发研究,进而提升成员兽医机构能力,促进多方共同应对危机。OIE抗击新冠疫情主要措施是加强动物新冠疫情通报,加强动物新冠知识宣传,以及成立工作组/专业组积极应对。本文介绍了这3项措施的具体内容以及我国动物新冠病毒检测情况,并针对动物新冠病毒感染的防控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降低感染和传播风险。

    2022年03期 v.39;No.346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1K]
    [下载次数:5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疆和静县羊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张继红;

    为了解新疆地区羊群中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的致病性及耐药性,2019—2021年采集和静县规模场及散养户中患呼吸道疾病羊咽拭子、病死羊肺脏等病理组织样品304份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采用人工感染试验和K-B药敏纸片法分别检测其致病性及耐药性。结果显示:共分离到124株多杀性巴氏杆菌,分离率为40.8%(124/304),其中87株(70.2%)具有致病性,可以引起小鼠死亡,对小鼠的致死率为40.0%~100%;87株致病性多杀性巴氏杆菌对阿莫西林、多西环素、链霉素等9种药物的耐药率为44.8%~100%,对其他药物的耐药率为2.3%~36.9%,全部表现为多重耐药,以耐9~11种药物为主。结果表明,新疆和静县羊群中致病性多杀性巴氏杆菌流行较为普遍,耐药较为严重,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药物合理使用,同时结合环境消毒对其进行控制。

    2022年03期 v.39;No.346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8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兽医管理

  • 2021年山东省家禽养殖场生物安全水平问卷调查

    刘兵;姜伟;刘砚涵;薛瑞雪;张栋;党安坤;陈峰;

    为了解山东省家禽养殖场的生物安全水平,以问卷调查方式,对养殖场基本信息、场内区域划分、免疫接种、引种购进、消毒、饲养管理等问题展开调查。经预调查后,2021年6—7月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本次调查。在全省16个地级市,采用随机抽样方式,每地级市抽检1~2个县(市、区);应用配额采样方式,在县市域内选取蛋鸡养殖场、肉鸡养殖场以及种禽场各1家。共收到有效问卷141份,分别来自12个地级市36个县(市、区),其中来自蛋鸡养殖场、肉鸡养殖场和种禽场占比分别为63.83%、26.95%和9.22%。所调查养殖场中,按照管理区、生产区、生活区进行区域划分的133家,一半以上的养殖场能做到每周至少消毒1次;137家养殖场有免疫计划,而无免疫计划的只有4家,包括蛋鸡场1家、肉鸡场3家。肉鸡场没有隔离场所的占比最高,达44.7%。106家养殖场对患病动物进行无害化处理。结果表明,所调查家禽养殖场在区域划分、区域管理、消毒管理、环境控制等生物安全方面都进行了相关的设计和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预防致病因子侵入、阻挡病原微生物扩散的作用,但不同类型养殖场的生物安全水平并不均衡,因此养殖场需继续提高生物安全意识,逐步建立适用于本场的生物安全体系。

    2022年03期 v.39;No.346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2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辽宁省基层畜牧兽医机构队伍改革情况调查

    刘俊;郭洪军;路平;杨作丰;庞学敏;刘坤;

    为了解基层畜牧兽医机构队伍改革情况,对2015—2020辽宁省畜牧兽医机构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辽宁省机构改革后,市、县、乡三级畜牧兽医机构以及工作人员、专业人员及村级动物防疫员等的数量均呈下降趋势,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和体制机制受到冲击。建议在深化兽医机构改革中坚持机构“瘦身与健身”相结合,体制创新与继承相结合,改革目标与实效相结合,以期为基层畜牧兽医机构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2022年03期 v.39;No.346 45-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0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监督执法

  • 一起违法从事动物诊疗活动案件的查处与思考

    仲菊;王欣睿;

    A市农业农村局对C宠物医院涉嫌未取得动物诊疗许可证从事动物诊疗活动立案调查取证后,认定当事人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之规定,对当事人作出“没收违法所得365元并处罚款3 000元”的行政处罚决定。本文对该案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做好农业系统内监管与处罚环节无缝对接,坚持执法与普法相结合,采用多样化人性化执法方式,完善农业农村部门与其他管理部门之间的衔接机制等发展思考。

    2022年03期 v.39;No.346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1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一起未取得动物诊疗许可证从事动物诊疗活动案的查处

    王彬;王颖;刘洪明;王功伟;

    2020年4月,A市农业农村局接群众举报,某宠物商店涉嫌未取得动物诊疗许可证从事动物诊疗活动。经立案调查,认定当事人违法事实存在,证据确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之规定,责令当事人停止动物诊疗活动,依法给予了“没收违法所得人民币5 420元,并处罚款人民币6000元”的行政处罚。本文对该案的基本案情、法律适用及处罚内容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行政违法行为的“连续状态”追究时效,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等问题,以期为行政执法人员办理此类案件提供借鉴。

    2022年03期 v.39;No.346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8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专论综述

  • 基于CRISPR/Cas系统的现场核酸检测技术

    蒋静;赵文亮;李文越;陶大刚;潘文雅;徐兵荣;肖箫;谢胜松;蒋羽;

    核酸检测技术在病原鉴定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核酸检测主要依赖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但该技术难以满足便携式现场核酸检测需求。近年来发明的CRISPR/Cas生物传感技术可实现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快速准确的现场核酸检测。本文重点探讨了CRISPR/Cas生物传感技术的最新进展,包括该技术的原理、优缺点以及在现场快速核酸检测中的应用。CRISPR/Cas技术已被证明是非常适合现场核酸检测的新技术,相信未来在核酸检测领域将得到更广泛应用。

    2022年03期 v.39;No.346 55-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4K]
    [下载次数:8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非洲猪瘟疫苗研制方向及进展

    张振兴;曾毅;宋建领;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给全球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和挑战。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具有比寻常病毒更加巨大的基因组、迅速的变异能力和更加复杂多变的免疫逃逸机制,目前市场上仍无有效预防疫苗。科研人员几十年来,从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亚单位疫苗、DNA疫苗及病毒载体疫苗等不同方向致力于ASF疫苗研发。ASFV灭活疫苗相对安全,但是提供的保护力偏低;DNA疫苗还无法解决虽能诱导产生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但是对生猪不能起到免疫保护的难点;病毒载体疫苗需要精准定位ASFV的免疫原基因,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理想的免疫保护效果;减毒活疫苗可以提供同源保护,是目前比较理想的ASFV疫苗研制途径,但是存在较大的生物安全隐患。本文对不同研制方向的ASF疫苗研究进展情况及难点进行综述,以期为ASFV疫苗研发提供新的认识和方向。

    2022年03期 v.39;No.346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3K]
    [下载次数:9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碳纳米管作为载体在生物医学中的研究进展

    杨敏;张瑜;朱效博;王涛;宋翠平;杨智和;李木子;王桂琴;赵思俊;

    随着人们对纳米技术的深入探索,各种纳米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中。其中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CNTs)具有体积小、比表面积高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能够吸附或偶联生物大分子或药物,并可穿透细胞膜,有效跨越生物屏障,发挥了其作为载体的特性,在蛋白质、基因和药物传递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作为一种新型纳米材料,CNTs在溶液中的分散性、稳定性以及组织相容性未来可通过功能化得到进一步提高,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其与生物分子的偶联率和活性,进一步实现对CNTs的有效利用。本文通过综述CNTs的性质、功能化及其作为载体运输核酸、基因、蛋白质和药物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以期为CNTs作为载体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2022年03期 v.39;No.346 6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8K]
    [下载次数:7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技术支撑

  • PRRSV GP5和M抗原中和表位的融合表达与纯化以及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李雷斌;李晓霞;王睿男;周智;刘玉良;赵柏林;孙航;冯冰;陈玲;王传彬;李义平;孙雨;

    为建立检测猪血清中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中和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分析了PRRSV结构蛋白GP5和M的二级结构抗原指数、抗原性、亲水性、表面可及性以及潜在中和表位等参数,选取GP5的47~61、143~156和186~199位氨基酸,M蛋白的63~70、133~146和156~169位氨基酸作为免疫原,构建带接头序列的GP5/M中和表位融合表达质粒;通过优化大肠杆菌表达和蛋白纯化条件,免疫印迹鉴定GP5/M特异抗原,获得了可溶性的GP5/M中和表位融合蛋白。基于纯化的GP5/M中和表位融合抗原,建立了检测猪血清中PRRSV中和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采用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对6种其他猪源病原阳性血清进行检测,结果均无交叉反应;敏感性试验显示,将血清中和试验鉴定的PRRSV阳性对照血清稀释到1:12 800时仍呈阳性;重复性试验显示,批内重复变异系数为2%~10%,批间重复变异系数小于15%;符合性试验显示,同时用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和血清中和试验对420份临床血清样品进行检测,结果符合率为95.24%。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耗时短,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及符合性均良好,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2022年03期 v.39;No.346 7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6K]
    [下载次数:5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恒温隔绝式荧光PCR检测非洲猪瘟病毒核酸方法的建立

    陈雪蓉;徐林;王远微;汤承;岳华;

    恒温隔绝式荧光PCR (iiPCR)是一种简便、快速及可使用于现场检测的荧光PCR方法。本研究采用农业农村部推荐的检测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核酸的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引物和探针,通过对引物、探针、Taq酶等反应体系的优化,建立了基于恒温隔绝式荧光PCR的ASFV检测方法。所建立的方法可特异性检出ASFV核酸,对猪常感染的其他6种病毒核酸进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检测下限为2.55 copies/μL,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2%。100份临床样本的检测结果均与农业农村部推荐的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结果一致。综上,本研究建立的ASFV核酸iiPCR检测方法的特异性、稳定性及敏感度与传统荧光定量PCR方法一致,实现了ASFV检测的规范化和现场化,为ASFV的快速检测提供了可靠手段。

    2022年03期 v.39;No.346 8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2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应用鳗鲡肾脏细胞分离疱疹病毒及毒株理化性质试验

    李苗苗;

    为研究鳗鲡疱疹病毒(Anguillid herpesvirus,AnHV)毒株的理化性质,用鳗鲡肾脏细胞(European eel kidney cell,EEK)从福建省某鳗鲡养殖场出现“脱黏败血病”典型症状的欧洲鳗鲡组织中分离得到一株病毒株,采用电镜观察、PCR检测和DNA测序对其进行鉴定,并对分离毒株进行温度和酸碱度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毒株感染EEK可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效应。细胞培养上清中存在直径近200 nm的病毒粒子,细胞核内有大量病毒粒子聚集。用AnHV特异性引物对病料组织和感染细胞培养物进行PCR检测,均能扩增出约394 bp的目的条带,PCR产物测序序列与所公布的AnHV基因序列相似性达99%以上。分离到的AnHV经30℃处理30 min后,滴度下降不显著;40℃、50℃处理30 min后,滴度均明显下降;60℃处理30 min后AnHV失活;AnHV经pH3和pH11处理后滴度均明显下降。本试验成功应用EEK分离鉴定出了一株AnHV,进一步证实了同源的细胞系分离同一鱼类病毒的有效性。该AnHV毒株对温度和酸碱度均比较敏感,可利用其理化性质防控鳗鲡疱疹病毒病发生。

    2022年03期 v.39;No.346 8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0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CRISPR序列的肠道沙门氏菌分离株CSST分型

    徐越;张丽霞;王茜月;管飘萍;刘文博;

    为验证一种新的CRISPR分型方法——CSST分型方法分型沙门氏菌的可行性,分别采用传统CRISPR与CSST两种分型方法,对20株临床肠道沙门氏菌分离株进行分型。结果显示:CSST分型方法同传统CRISPR分型方法分型沙门氏菌的结果完全一致,均将20株临床肠道沙门氏菌菌株分成了15种亚型,其中CR4/CT4和CR9/CT9为最优势CR/CT型,而其他CR/CT型均呈零星分布。结果表明,CSST分型方法可用于肠道沙门氏菌分型,且比传统CRISPR分型方法更简洁、方便。本研究为沙门氏菌的流行病学溯源提供了重要技术方法。

    2022年03期 v.39;No.346 9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4K]
    [下载次数:2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大肠杆菌及脂多糖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的影响

    张媛媛;丁玉林;刘雅鑫;李晓华;高琼;王凤龙;

    为研究大肠杆菌(E.coli)及脂多糖(LPS)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表达的影响,以及MMPs与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s)、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系统在调控细胞外基质(ECM)代谢中的作用,分别以106 CFU/mL热灭活E.coli菌液、7.5μg/mL LPS以及E. coli菌液与LPS混合液作用于体外培养的BMECs,分别在作用细胞6、12、24、48 h后提取细胞总RNA和总蛋白,通过qPCR、Western blot检测MMP-1、MMP-2、MMP-3、MMP-9、MMP-13、TIMP-1、TIMP-2、uPA、uPAR、PAI-1 mRNA转录水平和相应蛋白表达水平,并通过明胶酶谱试验检测细胞上清液中MMP-2和MMP-9蛋白活性。结果显示:E.coli菌液和LPS作用于BMECs后,MMP-1、MMP-2、MMP-3、MMP-9、MMP-13、TIMP-1、TIMP-2、uPA、uPAR、PAI-1 mRNA转录水平和相应蛋白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上升。MMP-2、TIMP-1、uPA、uPAR、PAI-1 mRNA转录水平在菌液作用后显著上升,MMP-3、MMP-9、MMP-13、TIMP-2、uPAR mRNA转录水平在菌液与LPS联合作用后显著上升;MMP-9、MMP-13、TIMP-2蛋白表达水平在LPS作用后显著上升;TIMP-1、uPA、uPAR蛋白表达水平在菌液作用后显著上升;MMP-9、MMP-13、uPA、uPAR蛋白表达水平在菌液与LPS联合作用后显著上升。3个作用组MMP-2蛋白活性在不同时间均显著上升;菌液、菌液与LPS联合作用12 h时MMP-9蛋白活性显著上升。结果表明,热灭活E.coli菌液和LPS可诱导BMECs中MMP-1、MMP-2、MMP-3、MMP-9、MMP-13、TIMP-1、TIMP-2、uPA、uPAR和PAI-1的表达,并激活uPA系统参与调控MMPs的表达。本试验初步探究了大肠杆菌感染奶牛乳腺组织导致乳腺纤维化的发病机理,为奶牛乳腺炎和乳腺纤维化药物研究提供了依据。

    2022年03期 v.39;No.346 99-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6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鸡肉中61种抗菌药物

    朱效博;武云龙;孙晓亮;王涛;杨敏;杨智和;王桂琴;赵思俊;

    为建立固相萃取结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鸡肉中磺胺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药物残留的分析方法,通过准确称取2g鸡肉样品,经PBS缓冲液提取,以Agilent Pleax PCX固相萃取柱净化,最后以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在最优试验条件下测得磺胺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方法定量限为1.0~10.0μg/kg;在3个浓度添加水平下,平均回收率为62.9%~118.2%,批间变异系数为4.3%~18.8%。结果表明,本试验建立的方法操作简单,检测耗时短,具有很好的精密度与准确度,适合鸡肉中磺胺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药物残留的同时检测。

    2022年03期 v.39;No.346 111-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0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奶牛常用药物与循证用药

    张立庆;

    本文对近年来山东省临朐县奶牛场常用药物进行了统计分析,并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对奶牛养殖活动中常见的体温升高、疼痛、腹泻、休克、呼吸困难、胃肠迟缓、水肿等7大类症状的病因、治疗用药和注意事项,以及常见的“三炎”疾病的对因治疗进行了全面归纳,以期为广大奶牛养殖场户科学购置、使用药物,规范治疗提供参考。

    2022年03期 v.39;No.346 121-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9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