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晟斌;韦欣捷;刘爱玲;孙利凯;王幼明;
为了解我国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一类地区羊布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及防控投入合理性,构建了羊布病直接经济损失指标体系和防控成本效益评估方法,并对我国羊主产区4省份17市县的防疫部门和319个养羊场户进行实地走访与问卷调查。共回收防疫部门问卷21份,场户有效问卷301份,涉及124个布病羊场和177个无布病羊场。运用Excel、SPSS等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020年单只布病羊直接经济损失平均为4 557元(不含奶羊),各省份羊布病损失为1.8亿~20.4亿元,其中养羊场户损失占比较高,占总损失的73.0%~81.0%;各省份政府的布病防控效益成本比为5:1~38:1。结果表明,羊布病导致的经济损失严重,对其防控可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建议养殖户及政府进一步加大布病防控投入,而且政府应提高预防性投入比重。本研究为优化布病防控政策提供了技术支撑。
2022年07期 v.39;No.350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7K] [下载次数:2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张利平;谢彩华;朱前磊;郭育培;程果;闫若潜;
为了解河南省O型口蹄疫(FMD)的免疫抗体水平,评估其免疫效果,2021年在河南省规模场、屠宰场与散养户,随机采集785场次22 879份血清样品,采用ELISA方法检测O型FMD免疫抗体,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不同畜种、不同场点类型、不同季节、不同行政区域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021年全省O型FMD抗体免疫合格率为80.30%,其中猪、牛、羊抗体免疫合格率分别为79.09%、92.48%、72.26%。猪场中,种猪场、商品代场、屠宰场O型FMD抗体免疫合格率分别为85.24%、82.57%、65.56%;牛场中,种牛场、商品代场、屠宰场、散养户O型FMD抗体免疫合格率分别为96.72%、91.75%、94.17%、100%;羊场中,种羊场、商品代场、散养户O型FMD抗体免疫合格率分别为78.63%、72.37%、69.46%。春、夏、秋、冬季的O型FMD抗体免疫合格率分别为79.42%、79.00%、80.58%、86.12%。18个地市中,有2个地市O型FMD抗体免疫合格率低于70%。结果表明:河南省O型口蹄疫整体免疫效果较好,但羊场免疫效果相对较差,尤其是散养户,免疫抗体合格率未达到70%,存在疫情发生风险。结果提示,需重点加强羊饲养场尤其是散养户的O型FMD免疫工作。
2022年07期 v.39;No.350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6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寇美玲;谢佳芮;苗海生;
为掌握云南省边境地区牛群中的阿卡斑病毒(Akabane virus,AKAV)流行情况和分布特征,采用竞争ELISA检测方法,对2019—2020年采自云南省边境地区10个县市的牛群血清样品进行AKAV抗体检测与分析。结果显示:在采集的4 437份牛血清样品中,检出抗体阳性样品1 367份,平均抗体阳性率为30.81%;2019年抗体阳性率为27.88%,2020年为32.14%,差异不显著(P> 0.05);入境牛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本地牛(P <0.05);养殖场抗体阳性率略高于散养户和交易市场,但三者间差异不显著(P> 0.05);舍饲牛群的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半放牧半舍饲和系牧饲养(P <0.05),黄牛的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水牛(P <0.05)。结果表明,云南省边境地区存在一定程度的AKAV感染且有加重趋势,入境牛感染风险较高,需持续开展血清学调查和监测,加强境外牛的检疫和移动控制,降低AKAV向内地扩散的风险。本研究摸清了云南省边境地区牛群中的AKAV流行本底,为今后该病毒流行控制策略的研究与制定提供了参考。
2022年07期 v.39;No.350 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8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高星熠;丁召亮;颜恒;张伟;朱曼玲;
目前关于规模化驴场主要病原的流行数据极为有限。为了解山东省驴养殖密集区的主要病原流行情况,2019—2021年,从聊城、德州、滨州等地的9个规模化驴场(繁育母驴100头以上),无菌采集表现不同临床症状病死驴(驹)的心、肝、脾、肺、肠、肾等不同脏器病料共计742份,采用PCR与病原分离方法进行常见马属动物病原检测;采集296份临床健康驴血液样品,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进行布鲁氏菌感染抗体检测。结果显示:在腹泻症状样品中,大肠杆菌检出率最高,为48.89%(132/270);在肺炎症状样品中,大肠杆菌检出率为24.10%(80/332),肺炎克雷伯氏菌检出率为29.82%(99/332),马链球菌检出率为22.29%(74/332);在流产症状样品中,沙门氏菌检出率最高,为44.29%(62/140);在临床健康驴血液样品中,未检出布鲁氏菌感染抗体。结果表明,导致规模驴场发生腹泻、肺炎和流产的主要是条件性致病菌,其中导致腹泻的主要是大肠杆菌,肺炎的主要是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和马链球菌,流产的主要是沙门氏菌。因此,规模化驴场应通过加强饲养管理,提高养殖圈舍卫生水平,科学使用抗生素等措施,控制细菌性疫病流行。
2022年07期 v.39;No.350 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4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王凡;马雪连;孙亚伟;陈卓;吾买尔江·牙合甫;陈玉珠;冯梦迪;吴静;易鹏飞;杨朝辉;夏利宁;钟旗;姚刚;
近年来,新疆南疆地区开始引进国外安格斯肉牛养殖。为了解该地区集约化安格斯肉牛繁育场的主要疫病流行现状和存在的生物安全问题,采用现场调查、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式,对新疆喀什地区4个大中型集约化安格斯肉牛繁育场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4个牧场安格斯肉牛表现的临床症状主要是腹泻,其次是肺炎;导致犊牛腹泻的病毒性病原主要是牛冠状病毒(BCV)、牛诺如病毒(BNoV),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9.93%、15.20%,导致肺炎的主要是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牛腺病毒3型(BAV-3),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8.24%、14.12%。4个牧场在防疫设施设备建设、消毒制度落实、人流物流管控、规章制度建设以及饲养管理、鼠害蝇害防控和无害化处理等生物安全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隐患。结果提示,南疆地区安格斯肉牛繁育场要加强BCV、BNoV、IBRV、BAV-3等病毒感染的防控,通过加强免疫,降低牛群腹泻和肺炎的发病率,通过严格生物安全控制,防止外部病原传入。本调查为南疆地区国外引进安格斯肉牛的动物疫病防控提供了依据。
2022年07期 v.39;No.350 2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8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俐君;赵小波;冯华;王勤;梁璐琪;
2021年10月25日,四川省宣汉县某肉牛场发生肉牛猝死事件。为了解事件状况和发生原因,并尽可能采取措施减少养殖场的经济损失,赴现场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调查发现,该牛场3 d内共死亡22头牛,累积死亡率为46.8%(22/47)。综合流行病学调查信息、病牛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初步推测肉牛猝死的原因是饲喂霉变饲料导致黄曲霉等毒素中毒。通过暂停饲喂原饲料,增加饮水量,更换饲草饲料并添加蒙脱石脱霉剂,肉牛发病情况得到有效控制。该起肉牛猝死事件提示,养殖场人员应加强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控知识的学习,增强责任心,提高饲养管理能力。
2022年07期 v.39;No.350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3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许秀琼;刘劼;吴立炀;叶健;查云峰;王福广;孙柏林;卢受昇;
为评价不同厂家非洲猪瘟病毒荧光PCR检测试剂盒的效果,选择当前市场上6个厂家的商品化试剂盒,检测不同类型样品,结合统计学方法对试剂盒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等性能指标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显示:6个厂家的试剂盒ROC曲线下区域面积(AUC)为0.826~0.951,Youden指数为0.76~0.90,说明试剂盒的排他性和包含性等特异性指标总体表现较好;最低检出限(LOD)等敏感性数据显示,6个厂家试剂盒的LOD为10~(-1)~10~2 copies/μL,说明各试剂盒的敏感性均较理想;用高、低浓度样品对试剂盒分别进行批内、批间重复性试验,发现高浓度样品的批内、批间变异系数(CV)为0.10%~1.28%,说明重复性较好,仅有2个厂家的试剂盒在检测低浓度样品时表现较好,批内CV为2.25%~6.12%,批间CV为2.93%和4.93%,说明不同试剂盒检测低浓度样品时稳定性较差。本研究为商品化荧光PCR检测试剂盒的评价提供了参考。
2022年07期 v.39;No.350 97-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7K] [下载次数:4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薛文;秦菊;努尔买买提·阿穆提;马晓艳;苏晓慧;阿依吐拉·肉孜;李雷斌;陈玲玲;古丽曼·木哈买提拜;王文;
为比较商品化ELISA试剂盒和AGID试剂盒检测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IAV)抗体的效果,并评价不同ELISA试剂盒的敏感性、特异性和一致性,将EIAV强阳性血清进行倍比稀释,分别用4种商品化ELISA试剂盒和3种AGID试剂盒进行检测,比较最低检出限;此外,以28份临床马血清作为样品盘,以AGID结果作为标准,通过计算符合率、Kappa值、敏感性、特异性和约登指数,综合评价4种ELISA试剂盒的检测效果。灵敏性结果显示:4种ELISA试剂盒可检出的最大稀释度分别为1:1 024、1:256、1:32和1:128,而3种AGID试剂盒可检出的最大稀释度均为1:16。临床样本检测结果显示:4种ELISA试剂盒与AGID检测结果的符合率均超过89%,其中有3个品牌的ELISA试剂盒一致性较高;4种ELISA试剂盒敏感性为75.00%~100%,特异性为87.50%~100%,约登指数为0.75~1.00。结果表明,ELISA试剂盒的检测灵敏度普遍高于AGID试剂盒,且与AGID试剂盒的检测结果符合率高,是EIAV检测的可靠手段之一,但不同ELISA试剂盒敏感性和特异性存在一定差异,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使用。本研究为制定科学合理的EIAV检测方案和试剂盒筛选提供了数据支撑。
2022年07期 v.39;No.350 103-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7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盛琼;杨光友;李徳珍;陈和强;华瑞其;高露;尹杰;袁东波;杨天俊;黄雅琳;魏秋霞;阳爱国;侯巍;
为比较和评价不同剂量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EG95免疫牦牛后的抗体差异,随机选择1岁左右的牦牛50头,平均分成A、B、C、D、E 5组,分别按照1、2、3、4、5头份剂量(每头份含EG95 50μg)进行一免和二免(间隔28 d);免疫前及二免后15 d采血,应用间接ELISA法检测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结果显示:二免后A、B、C组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0%、40%、50%,与E组的90%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D组阳性率为80%,与E组无显著性差异(P> 0.05);A组和B组抗体合格率均为0,C、D、E组的抗体合格率分别为10%、40%、70%,E组抗体合格率明显高于其他组(P <0.05)。试验结果表明,采用EG95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按5头份剂量免疫,间隔28 d后二免,对牦牛的免疫效果较为理想。
2022年07期 v.39;No.350 108-110+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9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健春;郭宇;萨茹拉;高登军;刘占喜;曹际娟;葛忠源;李雷斌;孙雨;
为探索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高通量、操作简便的羊痘病毒(CaPV)检测方法,将编码CaPV P32抗原的核苷酸序列优化为适合在Sf9细胞中表达的偏好密码子,去除氨基酸序列跨膜区,优化蛋白表达条件,利用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成功表达出了重组CaPV P32蛋白,建立了检测CaPV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对相关的羊类病毒血清抗体无交叉反应,敏感性可达1:1 024,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低于10%。利用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对480份临床血清样品进行抗体检测并与血清中和试验进行比对,发现两种方法的敏感性符合率为98.18%,特异性符合率为93.33%,总符合率为96.67%。本研究建立的CaPV P32血清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可进一步开发为商品试剂盒,用于现场高通量检测,具有较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2022年07期 v.39;No.350 111-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1K] [下载次数:3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史卫军;林彦星;黄超华;曹琛福;曾少灵;吴江;刘建利;陈兵;阮周曦;花群义;
本研究根据非洲马瘟病毒(AHSV)S7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了检测AHSV的实时荧光反转录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T-RPA)方法。该方法特异性强,仅AHSV检测为阳性,蓝舌病病毒(BTV)、马流感病毒(EIV)、马动脉炎病毒(EAV)等病原检测均为阴性;灵敏性高,最低检出限为2.36×10~1 copies/μL;反应快速,检测时间为20 min,同时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利用该方法和实时荧光RT-PCR平行检测60份临床样品,符合率为100%。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AHSV RT-RPA检测方法特异、敏感、快速且结果可靠,适用于AHSV的高通量、快速检测。
2022年07期 v.39;No.350 119-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3K] [下载次数:3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