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颖;田雪;孙淑芳;吴发兴;尼博;刘建柱;孙翔翔;胡莉萍;
为解决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现场快速诊断难点,提升应急响应速度,根据BVDV 1型基因组5'-UTR保守区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了BVDV 1型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核酸扩增方法(reverse transcription recombinase aid amplification,RT-RAA),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评估。结果显示:该方法在39℃等温条件下检测时间为20 min,对BVDV 1型核酸检测下限为1.2×102 copies/μL;3个浓度梯度的核酸组内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CV)分别为3.24%、9.48%和8.79%,均在10.00%以内,重复性好;建立的方法与猪瘟病毒、牛冠状病毒、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等无特异性反应。对66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发现所建立的方法与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符合率为98.48%,Kappa值为0.881(P <0.001)。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RT-RAA快速诊断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便捷,可用于BVDV 1型的现场快速检测。
2023年04期 v.40;No.359 93-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8K] [下载次数:373 ] |[网刊下载次数:21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7 ] - 华俊;曾婷婷;谢芝勋;谢丽基;李孟;罗思思;王盛;万丽军;任红玉;谢志勤;
禽呼肠孤病毒(avian reovirus,ARV)主要感染鸡和火鸡,引起关节炎、腱鞘炎等症状。为满足疾病早期快速诊断的需求,建立一套应用重组聚合酶核酸等温扩增技术(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检测ARV的方法,使用侧向流动免疫试纸条(lateral flow dipstick,LFD)观测结果。首先针对ARV较为保守的片段M1基因设计数套引物,使用普通RT-PCR筛选出一套无非特异条带、敏感性优良的引物组建立ARV RT-RPA-LFD反应体系,优化探针浓度和反应温度,使用建立的反应体系进行特异性和敏感性试验,最后以最低检测模板浓度优化反应时间。结果显示,建立的ARV RT-RPA-LFD反应体系在探针工作浓度为0.12 mmol/L,37℃条件下反应20 min,可最低检测到1.5×10~1 copies/反应的ARV RNA,并且不与其他常见禽病原体核酸发生反应。使用建立的方法检测40份临床病料,发现有3份ARV阳性,与之前本实验室建立的二重qRT-PCR检测结果一致。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ARV RT-RPA-LFD检测方法,具有快速、特异,不需要大型复杂仪器,可直观观测结果的优势,为基层兽医实验室和兽医现场检测提供了技术参考。
2023年04期 v.40;No.359 99-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4K] [下载次数:421 ] |[网刊下载次数:22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8 ] - 张文;徐立蒲;吕晓楠;王小亮;曹欢;王姝;王静波;王澎;
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infectious pancreatic necrosis virus,IPNV)是一种严重危害鲑鳟鱼类的重要传染性病原。为建立IPNV快速检测方法,根据IPNV VP2蛋白编码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并筛选出特异性引物和Taq Man探针,并优化筛选引物以及探针检测浓度、退火温度和退火时间,建立了一种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并对方法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该方法灵敏度高,对IPNV的检测限为5 copies/μL;特异性强,对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鲤春病毒血症病毒、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草鱼呼肠孤病毒、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等其他病毒核酸扩增均呈阴性;重复性良好,组内与组间重复平均变异系数均小于3%;用本研究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40份经病毒分离鉴定的样品进行IPNV检测,符合率为100%。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具有快速、特异、敏感等优点,可检测病毒含量较低的组织样品,对于IPNV的快速检测更具优势。
2023年04期 v.40;No.359 106-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2K] [下载次数:345 ] |[网刊下载次数:1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2 ] - 丁文桂;侯文婷;王自强;李永福;黄育浩;龙海鹰;李敏;张险朋;
为构建一种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和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的双重荧光PCR检测方法,根据筛选的海豚链球菌LysR基因和无乳链球菌Sip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优化反应浓度和退火温度,建立标准曲线,分析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最后进行方法的初步应用。结果显示:当无乳链球菌引物和探针浓度分别为0.20和0.16μmol/L,海豚链球菌引物和探针浓度分别为0.20和0.32μmol/L,且退火温度为53℃时,建立的双重荧光PCR方法荧光曲线标准,线性关系线良好,有较高的扩增反应效率;无乳链球菌和海豚链球菌最低检测限分别为29.6和10.7 CFU/mL,与猪链球菌2型(Streptococcus suis serotype 2)和其他8种常见的水生动物疫病病原体无交叉反应,重复变异系数均小于2%;临床样品及人工污染样品检测结果与细菌分离鉴定方法符合率为100%。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罗非鱼链球菌双重荧光PCR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可同时对无乳链球菌和海豚链球菌进行检测,为罗非鱼链球菌病的临床诊断和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
2023年04期 v.40;No.359 114-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2K] [下载次数:370 ] |[网刊下载次数:11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8 ] - 鞠厚斌;李鑫;葛菲菲;杨德全;沈海潇;王建;赵洪进;
LN34基因作为狂犬病病毒核酸诊断的首选基因已被广泛应用,但检测活动中涉及生物安全要求以及缺少相应的核酸标准物质,导致很难对现有核酸诊断方法进行有效评价。本研究以慢病毒为表达载体,制备了含有狂犬病病毒LN34基因的假病毒核酸标准物质,并对该标准物质开展了均匀性、稳定性评估以及数字PCR法定值、不确定度分析和临床试用。结果显示:制备的标准物质定值为(1.33±0.23)×10~4拷贝/μL,样品均匀;-20℃条件下可稳定保存6个月,4℃可稳定保存9 d,25℃可稳定保存1 d。本标准物质的研制为相关实验室开展量值溯源、能力验证、质量控制、方法评价、试剂选择等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
2023年04期 v.40;No.359 123-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7K] [下载次数:299 ] |[网刊下载次数:2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2 ] - 杨静;孙娟;宗超;沈媛;李英;贾晨;吴仑;陈翔;
为建立快速测定草鱼中铅含量的方法,通过分析曲拉通和硝酸混合溶液浓度、提取时间、称样定容体积比例等因素的影响,以及基体改进剂的使用效果,确定了草鱼中铅元素提取测定的最佳条件。验证结果显示:采用曲拉通和硝酸混合溶液提取草鱼中铅元素方法的提取率为86.5%~95.6%,加标回收率为91.5%~95.6%,精密度均小于4.0%,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11和0.032 mg/kg,满足了国家标准GB 5009.12—2017第一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的要求。与国家标准方法比较,本研究建立方法的样品前处理时间从4~12 h缩短至0.2 h内,酸试剂用量从湿法消解的7~12 mL减少至1~2 mL;前处理过程无需高温消解,无需其他前处理设备,避免了样品污染和待测元素损失,实现了降低分析成本以及保护环境和试验人员的目的。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简单、准确、绿色、快速测定草鱼中铅含量的方法,尤其适合大量样品检测。
2023年04期 v.40;No.359 130-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8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1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 ] - 王雅先;余琦;吴迪;钟代彬;孙志刚;付程雄;朱凤岐;吴鹏;付帅;赵浩军;赵景义;
在介绍当前动物疫苗分类的基础上,分析了动物免疫副反应表现以及影响免疫效果的三方面因素。建议做好疫苗筛选和贮运,制定合理免疫程序,严格规范免疫操作和抗体监测规程,加强动物饲养环境管理,改善动物营养状况,使疫苗免疫取得最佳效果,从而实现有效预防和控制动物传染病的目的。
2023年04期 v.40;No.359 136-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8K] [下载次数:254 ] |[网刊下载次数:3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5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