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泽枫;吴坤;董永毅;赵振华;
为了解2020年以来全球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疫情情况及流行特点,分析其流行形势,从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网站发布的“一周国际动物疫情动态”、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发布的“全球疫情动态”,下载2020年1月—2023年6月全球HPAI疫情数据,通过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从年份看,2021年开始全球HPAI疫情发展迅猛,2023年更为严峻;从空间分布看,欧洲是全球HPAI疫情的“重灾区”,非洲、美洲疫情发展迅猛,疫情发生国家大幅增长;从流行毒株看,主要为H5亚型,报告发生的疫情数占总疫情数的99.73%,其中H5N1亚型逐步演化为全球优势流行毒株;从流行季节看,HPAI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暴发于冬春季节;从感染种类看,野禽疫情以及其他哺乳动物疫情数量呈增多趋势。结果表明,全球疫情形势更加严峻复杂,对家禽和野禽以及部分哺乳动物及人类形成了较大威胁。结果提示,需持续关注全球HPAI疫情进展,加强流行趋势研判和综合防控,保障养殖业健康发展及公共卫生安全。本研究为我国HPAI监测评估、风险预警和防控政策制定提供了参考。
2023年08期 v.40;No.363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6K] [下载次数:4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范仲鑫;谢怡灵;唐小明;郭永祥;胡巧云;彭志;张坤;邓国强;黄建龙;朱春霞;鲁杏华;王卫国;
为了解湖南省家畜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流行情况,从“全国动物卫生监测平台疫病监测系统”数据库中,下载2014—2022年湖南省布病监测数据,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014—2022年全省共对22 544个场点的594 180份血清样品进行了布病抗体检测,共检出阳性样品4 381份,个体阳性率为0.74%(95%CI:0.72%~0.76%),检出阳性群体471个,平均群体阳性率2.09%(95%CI:1.91%~2.28%);羊、牛、猪的个体阳性率分别为0.91%(95%CI:0.88%~0.94%)、0.24%(95%CI:0.21%~0.26%)、1.01%(95%CI:0.87%~1.17%),群体阳性率分别为2.48%(95%CI:2.25%~2.73%)、0.86%(95%CI:0.62%~1.15%)、1.96%(95%CI:1.16%~3.08%);全省14个市(州)的63个县(市、区)检出布病抗体阳性,检出阳性市州数量最多的是2020年和2021年,检出阳性县(市、区)数量最多的是2022年;2016年检出的阳性场点数最多,达89个,夏季6—8月份阳性检出数量最多;相对牛场和猪场,羊场的群体阳性率最高;交易市场的群体阳性率最高,其次是散户和商品代场。结果表明,湖南省近9年来家畜布病流行率持续较低,发生区域性大流行的风险较小,但流行范围较广,部分地区、部分种群和场点散发疫情风险较高,需要重点加强防范,应继续加强布病综合防控,加大调运监管力度,持续推进布病净化工作。
2023年08期 v.40;No.363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8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3 ] - 谢佳芮;寇美玲;陈文瑾;李桂芬;苗海生;
为了解云南省边境地区牛蓝舌病病毒(bluetongue virus,BTV)与阿卡斑病毒(Akabane virus,AKAV)的流行与分布现状,2022年在云南省9个边境县(市)采集1 820份牛血清样本,应用c ELISA方法进行BTV与AKAV抗体检测,并对检测结果利用IBM SPSS Statistics 22、Excel 2007等软件进行区间、群间和时间的分类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共检出BTV阳性样品1 207份,样品阳性率为66.32%(1 207/1 820);检出AKAV阳性样品350份,样品阳性率为32.17%(350/1 088)。各县(市、区)的BTV样品阳性率为43.50%~93.00%,AKAV为12.90%~50.00%,不同地区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黄牛和西门塔尔牛的BTV和AKAV抗体样品阳性率均高于水牛,入境牛BTV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本土牛,两组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规模养殖场的BTV和AKAV抗体阳性率和散养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7—8月的BTV和AKAV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5—6月(P <0.01)。结果表明:BTV和AKAV在云南省边境地区已广泛存在,其感染有加重趋势;病原通过境外牛传入国内的风险不断增加,防控形势较为严峻。因此,云南省应继续加强边境地区BTV、AKAV等虫媒病毒的监控,并制定实施相应防控措施,以保障国内畜牧业健康发展。
2023年08期 v.40;No.363 10-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2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赵胜杰;管艳平;徐达;盛敏;
2022年3月24日,河南省卫健委通报,台前县一名鸭屠宰分割人员感染H5N6亚型流感病毒。为调查可能的传染源、传播途径,降低禽间疫情发生风险和公共卫生风险,重点对该病例工作的台前县某食品公司及周边3 km范围内易感动物开展了禽流感紧急流行病学调查和抽样监测,并对全县禽养殖场户开展了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在该食品公司的鸭头和环境样品中检出H5N6亚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但在养殖场及野鸟栖息地的所有样品中均未检出病原阳性。分析认为:该病例通过密切接触携带病毒的鸭体而感染的可能性较大;病例所感染病原很有可能是通过带毒野禽引入的,同时也不排除家禽跨区域调运引入的可能。当地家禽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风险较低,但不能忽视对禽流感的防控。
2023年08期 v.40;No.363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6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 ] - 杜娟;刘亚辉;苏玉贤;
为了解河南省安阳市副猪嗜血杆菌流行菌株的血清型和耐药性情况,2022年从该地区25家养猪场无菌采集临床疑似感染副猪嗜血杆菌的病死猪肝脏、肺脏、关节渗出液等组织病料175份,采用细菌分离纯化培养、形态学观察、“卫星生长”培养、生化反应和PCR鉴定等方法进行副猪嗜血杆菌分离鉴定,应用琼脂免疫扩散法进一步进行血清分型,采用Kirby-Bauer纸片法检测分离菌株对16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显示:从175份组织病料中检测出34株副猪嗜血杆菌,检出率为19.43%;分离菌在含有NAD和犊牛血清的TSA培养基上产生针尖大小、无色透明、光滑湿润的菌落,镜检可见革兰氏阴性、长杆状、细丝状等多形态菌体,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周围菌落出现“卫星生长”现象,且无溶血,分离培养结果符合副猪嗜血杆菌特征。经PCR扩增测序,分离菌株与GenBank中公布的副猪嗜血杆菌16S rRNA序列同源性在97%以上;共鉴定出4型14株、5型4株、6型3株、13型8株和未定型5株,分别占41.18%、11.76%、8.82%、23.53%和14.71%;34株副猪嗜血杆菌对对阿莫西林、青霉素G、链霉素、土霉素4种抗生素耐药性最高,耐药率为88.24%~94.12%,多重耐药较严重,至少对5种以上抗生素产生耐药性,以9重耐药最多。结果表明,河南省安阳市猪场存在一定程度的副猪嗜血杆菌流行,流行菌株血清型复杂,耐药严重。本调查为河南省安阳市副猪嗜血杆菌病防控提供了数据支撑。
2023年08期 v.40;No.363 20-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0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杨国琴;王国君;宋春莲;蔡懿琳;武鑫;柴俊;李文贵;朱培英;
猪是人兽共患病病原戊型肝炎病毒(HEV)Ⅲ、IV基因型的重要贮存宿主。为了解云南省临沧市猪HEV的遗传进化情况,从规模猪场、猪散养户以及猪屠宰场,随机采集粪便153份、肝脏36份和胆汁54份,采用巢氏PCR进行HEV ORF2基因片段扩增、克隆、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在243份样品中,检出137 bp目标片段阳性61份,阳性率为25.1%(61/243);对检出的阳性样品进行ORF2部分序列扩增,得到6份348 bp目标片段。6份348 bp目标片段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86.0%~95.6%,均为基因IV型;与HEVI—VⅢ型代表株的同源性分别为75.0%~81.7%、72.7%~77.0%、72.7%~79.3%、80.5%~94.1%、75.7%~80.7%、75.0%~81.0%、73.3%~80.3%和71.3%~76.1%,与我国人源代表毒株AJ272108BeijingHuman的同源性为81.3%~87.7%;基因亚型分析显示,6份348 bp目标片段中,除1份是4b亚型外,其他5份都属于4a亚型。结果表明,临沧市猪群中存在人兽共患病病原HEV基因Ⅳ型流行,且有通过肝脏、胆汁等产品感染传播的潜在风险,因此该地区应该重视猪HEV的公共卫生学意义。
2023年08期 v.40;No.363 2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2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粟玉刚;李向勇;李蜜;陈宇明;吴天晓;何江鱼;谭镜明;
本研究旨在利用全证据法对采自湖南省长沙生态动物园狐狸体表的2只寄生虱进行准确鉴定。首先通过显微镜观察寄生虱的形态特征,初步鉴定为毛虱。然后分别提取2只寄生虱的DNA样本,再以PCR扩增寄生虱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I亚基(cox1)基因的部分序列,进行序列分析,并利用Mega 11程序最大似然法(ML)构建系统发育树,从分子水平进一步对寄生虱进行鉴定。PCR扩增结果显示,两个样本条带大小与预期一致,均约400 bp;序列分析显示两个样本cox1序列与GenBank收录的犬啮毛虱(Trichodectes canis,基因登录号MH001214)相似性均为99.0%;系统发育分析显示,两个样本均与犬啮毛虱位于同一分支。结果表明,采自狐狸体表的寄生虱为犬啮毛虱。本研究为湖南省不同宿主犬啮毛虱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新的分子学证据。
2023年08期 v.40;No.363 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6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方钰;崔慧珍;王一新;常爽;蔡曼珊;赵鹏;
禽白血病(avian leukosis,AL)以垂直传播为主,被列为我国种禽场必须要实现净化的主要禽病之一,通过1日龄雏鸡胎粪检测淘汰等程序是实施AL净化的主要步骤之一。K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K)是近年来在黄羽肉鸡群中流行的主要亚群。为比较不同检测方法对ALV-K的灵敏度差异,将ALV-K经卵黄囊接种感染SPF鸡胚后构建垂直感染模型,对1日龄雏鸡采集胎粪和抗凝血,接种DF-1细胞后进行病毒分离,维持7 d收取细胞上清。收集胎粪以及胎粪和抗凝血的病毒分离细胞上清等样品构建样品盘,分别以磁微粒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3家公司ELISA试剂盒、胶体金检测试纸条等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确定样品盘利用不同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均为100%,各检测技术检出结果一致;但不同方法的灵敏度有差异,其中磁微粒化学发光技术灵敏度优势明显,可更好地判定ALV垂直传播状态。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可评估不同检测技术灵敏度的良好模型,为进一步理解不同检测技术用于AL净化的价值提供了参考。
2023年08期 v.40;No.363 8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9K] [下载次数:2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苗书魁;王陆宝;陆桂丽;汪萍;魏玉荣;夏俊;魏婕;米晓云;
为原核表达弓形虫的TgERP基因,参照GenBank中弓形虫GTl株的TgERP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通过PCR扩增分离的一株猫源弓形虫(TC株)的TgERP基因,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通过IPTG诱导表达蛋白,应用带His标签的重力柱纯化蛋白,采用BCA方法测定蛋白浓度,利用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并对重组蛋白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成功表达了TgERP蛋白,且蛋白以上清形式表达,相对分子质量约16 ku。将纯化的重组蛋白pET-28-TgERP作为诊断抗原,初步建立了间接ELISA方法;利用间接ELISA、改良凝集试验(MAT)和间接血凝试验(IHA)3种方法分别检测472份羊、犬、猫血清样品,发现阳性率分别为1.0%、3.8%、3.4%,验证了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可区分动物感染弓形虫的途径。本研究为弓形虫病快速诊断方法的建立和疫苗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2023年08期 v.40;No.363 8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8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1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 ] - 张卫;伍国强;廖远军;许竞文;邹宜诺;周永林;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肠杆菌严重感染的最后防线药物。然而随着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KPCs)等的出现和流行,碳青霉烯类药物治疗广泛耐药肠杆菌(carbapenem 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感染面临巨大挑战。KPCs家族中以KPC-2为主要流行类型,其可水解几乎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因此针对KPC-2开展抑制剂筛选迫在眉睫。本研究通过酶活性抑制试验、抑菌试验、细菌细胞膜通透性测定和细胞毒性检测等开展了KPC-2抑制剂的筛选及其活性验证。结果显示:中药活性成分积雪草酸可显著抑制KPC-2水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生物学活性(P <0.05,IC50=4.38μg/mL),从而可有效增强亚胺培南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体外抑菌作用和杀菌作用。同时,积雪草酸可增强亚胺培南对细菌细胞膜的损伤作用。此外,积雪草酸(≤32μg/mL)对不同来源细胞的细胞毒性较低,这有利于进一步开发其作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佐剂并投入临床使用。综上,本研究为CRE感染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行策略和先导化合物。
2023年08期 v.40;No.363 94-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3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顾文源;张帅;贾丽娜;赵云环;范京惠;左玉柱;
为做好非洲猪瘟(ASF)防控,保障猪场生物安全措施的有效实施,通过查阅文献分析了多种猪场常见消毒药(火碱、酸、过硫酸氢钾、卤素类和醛类)的特点及使用方法,综述了其对非洲猪瘟病毒(ASFV)的杀灭效果。结果显示:在22℃时,1.0%和0.5%的火碱溶液可将ASFV杀灭;800倍稀释的二氯异氰尿酸钠溶液可在0.5 h杀灭ASFV;1.0%的柠檬酸能够将ASFV减少4个对数单位以上;3.0%的醋酸以及0.1%、0.5%和1.0%的戊二醛溶液均对ASFV有杀灭效果。综上,推荐火碱(0.5%)或二氯异氰尿酸钠(稀释度1:800)用于环境消毒,戊二醛(0.1%~1.0%)用于带猪消毒。本文通过综述猪场常用消毒药对ASFV的消杀效果,为猪场消毒药的选择和使用提供指导,以助于猪场的ASF防控。
2023年08期 v.40;No.363 103-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3K] [下载次数:3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 ] - 禹光美;郑如雯;吴道义;王彬;黄涛;
为探究日粮添加15%和30%发酵酒糟对西威牛血液和瘤胃菌群的影响,将体况良好、体质量相近的18头西威公牛(西门塔尔牛♂×威宁黄牛♀)随机均分成3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I组、II组分别添加15%、30%发酵酒糟,预试期为15 d,正式试验期为90 d。采用全自动动物生化分析仪、酶标仪检测西威牛血清生化和抗氧化指标,使用Illumina NovaSeq 6 000测序平台对瘤胃菌群进行扩增和测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I组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显著升高(P <0.05);试验II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极显著升高(P <0.01),丙二醛(MDA)极显著降低(P <0.01),T-AOC、AST、碱性磷酸酶(ALP)、甘油三酯(TG)显著升高(P <0.05);试验I组、II组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相对丰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而试验II组绿弯菌门(Chloroflexi)相对丰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试验I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果表明,发酵酒糟可以显著提高西威牛的抗氧化能力,改善瘤胃菌群,以日粮添加30%发酵酒糟效果更佳。
2023年08期 v.40;No.363 109-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4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