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

  • 辽宁省牛羊养殖场户布鲁氏菌病“知信行”调查

    张力国;李佳瑞;宋满满;马晓威;闫海滨;邓新;陈瑶;顾贵波;

    为了解辽宁省牛羊养殖场户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知信行”水平,以便为今后调整和完善畜间布病综合防控策略提供依据,基于问卷调查的横断面研究,对辽宁省牛羊养殖场户进行抽样调查,数据录入“问卷星” APP,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查找影响“知信行”水平的因素。结果显示:牛羊养殖场户的布病平均知晓率为75.44%,布病防控态度积极率为51.31%,个人防护行为积极率较高,养殖环节防护行为积极率较低;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见,牛羊养殖场户的“知信行”水平与其年龄、从事养殖年限以及牛羊购入方式有关(P<0.05);获得布病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兽医、宣传资料和手机网络。结论表明:应加强患病动物临床症状、传播途径、流行特点等方面知识的宣讲,采用丰富的宣传渠道和宣传手段,以从源头有效防控布病。

    2024年01期 v.41;No.368 1-6+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8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13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3 ]
  • 2017—2021年甘肃省张掖市畜间包虫病综合防控效果分析

    何彦春;李珊;李旭蓉;陈丽;

    为掌握张掖市2017—2021年包虫病流行和防控情况,对张掖市牛羊脏器棘球蚴包嚢、羊棘球蚴感染抗体、犬棘球蚴粪抗原、羊棘球蚴免疫抗体及犬驱虫和宣传培训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牛羊脏器棘球蚴包囊平均检出率为2.24%(898/40 002),其中牛阳性率为1.63%(77/4 727),羊阳性率为2.33%(821/35 275);羊棘球蚴感染抗体平均阳性率为3.39%(172/5 079);犬棘球蚴粪抗原平均阳性率为0.24%(7/2 872);羊棘球蚴免疫抗体平均阳性率为90.42%(2 767/3 060);饲养犬平均登记率为76.33%(356 700/467 300),登记犬平均驱虫率为94.15%(335 823/356 700);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504场,培训基层防疫人员和农牧民10.87万人,累计发放宣传资料33.39万份。结果表明:张掖市包虫病防控工作成效显著,但仍然存在一定的牛羊棘球蚴感染。建议采取“驱虫+免疫”双源头控制措施进行综合防控,同时定期监测犬粪抗原和羊血清抗体来评价综合防控效果。

    2024年01期 v.41;No.368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5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2 ]
  • 2017—2021年云南省猪瘟病原学和血清学监测情况分析

    胡媛媛;张懿;赵屹钦;曾邦权;王俊美;杜润;赵珍;张然;何依蓉;陈红艳;张文东;赵焕云;

    为全面了解2017—2021年云南省猪瘟(CSF)流行及免疫状况,预估疫病流行和发生风险,采集病原学样品63 224份、血清学样品146 547份,进行CSF病原和血清抗体监测。结果显示:2017—2021年云南省CSF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82.94%、81.47%、80.79%、80.24%、82.53%,规模场合格率略高于散养户,但差异不显著(P>0.05);CSF病原核酸阳性率分别为0.52%、0.74%、1.10%、1.02%、2.42%,散养户、屠宰场阳性率高于规模场。结果表明:自2017年CSF退出强制免疫后,云南省CSF免疫抗体合格率均达到国家标准,但病原阳性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且分布范围广,免疫密度低和抗体合格率低的散养户发生CSF的风险较高,提示应对其加强监测和免疫。

    2024年01期 v.41;No.368 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3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3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1 ]
  • 陕西省渭南市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抗体监测与分析

    南苹瑶;徐梦迪;秦鸽鸽;白鸽;王国超;马宁君;吴奇强;

    为了解渭南市H5亚型和H7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免疫情况,2020—2022年,随机抽取规模养鸡场和散养户采集血清样品,采用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进行禽流感病毒免疫抗体检测,并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H5亚型HPAI免疫抗体合格率为96.28%,H7亚型HPAI为92.24%;2020年H5亚型HPAI抗体合格率极显著高于H7亚型(P<0.001),2022年H5亚型HPAI抗体合格率显著高于H7亚型(P<0.05);12个区域的H5亚型HPAI抗体合格率为85.00%~100%,H7亚型HPAI抗体合格率为70.48%~98.80%;规模养鸡场、散养户的H5亚型、H7亚型HPAI平均抗体合格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渭南市H5亚型和H7亚型HPAI抗体水平较高,免疫效果较好。建议规模化养鸡场持续做好免疫效果评估,散养户加强免疫主体责任意识,以进一步提升禽流感整体防控水平。

    2024年01期 v.41;No.368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3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 山东省部分宠物犬饲养免疫情况问卷调查与分析

    姜子昕;薛瑞雪;楚遵锋;马慧玲;蒋文夺;胡莉萍;兰邹然;张月;

    为更好地开展狂犬病防控与净化工作,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山东省16个地市80家宠物医院的接受服务宠物犬进行摸底调查,并探讨了宠物犬饲养免疫情况对山东省狂犬病无疫区建设的影响。结果显示:宠物犬饲养者以18~40岁人群为主,占总数的66.92%;主要饲养小型犬,占67.87%;92.70%的饲养者为宠物犬进行了狂犬病疫苗免疫,其中78.67%的饲养者在幼犬3月龄时为其进行首次狂犬病疫苗免疫,94.40%的已免疫狂犬病疫苗的宠物犬能够得到定期的加强免疫接种;93.38%的饲养者选择携带患病犬前往动物医院就医,61.95%的饲养者为犬佩戴免疫标识或将标识随身携带。结果表明:山东省各地宠物犬饲养者具有一定的疫病防疫知识,基本掌握了宠物犬饲养中的疫病防控风险点,这有利于山东省狂犬病无疫区建设的推进。部分宠物犬饲养者对于当地动物疫病防控相关政策法规以及专业知识仍缺乏科学全面的认识,因此需要继续加大狂犬病防控的宣传力度,加强对宠物市场的监督管理和对饲养者的专业指导,这将是今后山东省狂犬病无疫区建设工作的重点。

    2024年01期 v.41;No.368 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9K]
    [下载次数:290 ] |[网刊下载次数: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 ]
  • 新疆南疆部分奶牛场的支原体分离鉴定及耐药基因检测

    冷婧;温国平;张雪丽;王宏图;胡建军;张伟;

    为进一步掌握新疆南疆地区集约化奶牛场支原体的分子特征及耐药现状,采集8个集约化奶牛场具有呼吸道症状的犊牛鼻拭子,进行支原体分离鉴定及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牛鼻拭子样品的支原体阳性率为39.02%(16/41),共检出4类支原体,分别为牛支原体、牛鼻支原体、殊异支原体、精氨酸支原体;4类支原体与国外多个流行株同源性为92.4%~100%;经分离纯化,共获得4株牛支原体、2株殊异支原体,镜检呈无细胞壁、“煎蛋样”菌落,Dienes染色菌落呈中心深蓝色、边缘浅蓝色的透明圈,生化鉴定结果符合牛支原体、殊异支原体生化特性;牛支原体分离株TEM、gyrA、tetC基因检出率均为100%,parC检出率为75.0%,殊异支原体分离株TEM、gyrA、parC和tetC的检出率均为100%,含3种、4种耐药基因的分离株占比分别为16.67%、83.33%。本研究为该地区牛支原体病防控提供了数据支撑,为指导该地临床用药,研发牛支原体病疫苗奠定了基础。

    2024年01期 v.41;No.368 2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7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兽医管理

  • 湖南省长沙市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现状

    郑姣妹;李本睿;何江渔;廖书漪;谭丹;陈智;彭嘉安;马小青;王洪亮;何瑜;

    为了解长沙市基层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现状,以便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自2019年以来长沙市连续4年开展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专项检查,调查基层实验室的硬件设施、人员配备、检测活动和废弃处理等情况,发现存在建设不规范、管理缺失、制度不全、人员能力不足等生物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长沙市通过督查整改、培训宣传和举办应急演练等措施,进一步提升了基层实验室整体生物安全水平。建议今后继续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完善实验设施设备,推动专业队伍建设等,进一步确保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与检测准确。

    2024年01期 v.41;No.368 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5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4 ]
  • 规模猪场主要病媒生物防制技术

    石英男;张硕;郑雪莹;孟昭英;马舒宁;董悦欣;徐发荣;刘晓冬;

    当前我国生猪养殖面临的疫情防控形势仍较为严峻,切断病媒生物传播途径是养殖场防控非洲猪瘟等疫病在生物安全管理方面的重要环节。为帮助规模猪场建立更加完善的病媒生物防制规范,从灭鼠、灭蝇、灭蜱、防鸟4种防制技术的物理防制、化学防制及生物防制等方面介绍了防制这4种病媒生物的具体做法,提出未来需结合养殖场实际情况多措并举,推进病媒生物有效防制工作,为实现猪场疫病的有效防控提供参考。

    2024年01期 v.41;No.368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4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一起无证从事动物诊疗活动案件的查处与思考

    李静;张帆;

    2022年3月,K市农业农村局接到某市民举报,称其饲养的猫在某宠物店接种疫苗后发病死亡,因而对该宠物店疫苗来源、接种资质等事项产生质疑。执法人员通过现场检查、询问调查,查明了该宠物店未取得动物诊疗许可证从事动物诊疗活动的违法事实,并依法作出了处罚。本文介绍了案件的调查处理过程,分析了无证诊疗案件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监管对策,以期为更好地指导宠物相关行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2024年01期 v.41;No.368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8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3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4 ]

专论综述

  • 猪只健康与非洲猪瘟病毒感染的关系

    戈胜强;崔进;张慧;徐天刚;尼博;沙洲;魏荣;王志亮;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感染引起,2018年传入我国。ASFV流行毒株不断变异,加之缺少有效疫苗,给我国ASF防控带来极大挑战。免疫接种动物的基础健康程度或免疫力水平可显著影响疫苗的使用效果,基础健康程度或免疫力水平较差的猪只感染ASFV后,其感染进程更加剧烈,预后更差。而使用营养干预如饲喂喷雾干燥猪血浆,或增强免疫力措施如移植疣猪粪便微生物群,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猪群的ASFV抵抗水平,两者紧密联系。提升猪只健康水平,将是有效防控ASF的根本。本文针对猪只健康状况或免疫力水平影响ASF疫苗免疫和病毒感染的相关研究数据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ASF疫苗研究及防控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2024年01期 v.41;No.368 4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3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 ]
  • mRNA技术在动物疫病疫苗中的研究进展

    楚电峰;于晓璐;孙化露;夏娜;

    随着mRNA技术在疫情防控、肿瘤治疗等领域的迅速发展,其在动物疫病疫苗研究方面也受到了广泛关注。mRNA疫苗具有研发周期短、安全性高以及高效激活免疫系统等特点,已成为当前疫苗研究领域的热点。本文概述了mRNA疫苗的类型及特点,总结了近年来mRNA技术在流感、狂犬病、蚊媒病毒病等人兽共患病,口蹄疫、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伪狂犬病、猪流行腹泻、牛结节性皮肤病、非洲猪瘟等动物病毒病,以及结核病、弓形虫病等细菌病和寄生虫病疫苗研发方面的进展,同时提出了该技术面临的挑战,以期为我国动物疫病疫苗技术的发展提供帮助。

    2024年01期 v.41;No.368 5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7K]
    [下载次数:398 ] |[网刊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技术(RAA)在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毛迎雪;刘蒙达;张皓博;曲瑶;南文龙;苏华彬;刘建柱;孙淑芳;胡莉萍;樊晓旭;

    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RAA)是一种恒温快速核酸扩增技术,是重组酶等温扩增技术中具有代表性和前沿性的检测技术,其弥补了现有核酸体外扩增技术需要热循环的局限性,使得核酸体外扩增更加简便快捷,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动物疫病检测。本文介绍了RAA技术的检测原理、引物探针设计及优缺点,综述了其在病毒、细菌、寄生虫及抗生素耐药基因检测等方面的应用进展,总结了国内现有RAA技术标准及检测产品开发情况,以期为拓展RAA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

    2024年01期 v.41;No.368 60-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5K]
    [下载次数:704 ] |[网刊下载次数:2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4 ]
  • 荧光免疫层析技术原理及其在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苏华彬;刘蒙达;南文龙;孙明军;焉鑫;毛迎雪;曲瑶;孙淑芳;李桂梅;樊晓旭;

    荧光免疫层析技术是近年来开发的一种新型免疫检测技术,以荧光微球为标记物,既保留了传统胶体金试纸条检测速度快、价格便宜、操作简单、携带方便等优点,又通过荧光技术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荧光免疫层析技术对实验设备、资源的要求低,特别适合在条件有限的实验室及野外开展动物疾病快速诊断。本文详细介绍了荧光免疫层析技术的原理及其在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病原检测方面的应用研究,以期为病原微生物现场快速诊断技术的开发提供参考。

    2024年01期 v.41;No.368 6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9K]
    [下载次数:825 ] |[网刊下载次数:8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4 ]
  • 禽星状病毒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罗娟;尚佳静;封莹洁;孟鸽;张富友;邓春冉;于晓慧;蒋文明;刘华雷;刘冠慧;李阳;

    禽星状病毒(avian astroviruses,AAstV)是一种严重危害禽类健康的病原,可引起火鸡肠炎、鸡肾炎、鸭肝炎、雏鹅内脏痛风等病症,导致禽类生长缓慢、孵化率降低、死亡率增加。由于目前尚无有效疫苗及药物对AAstV感染进行防治,因此病原检测在AAstV感染的监测和鉴别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了电镜法以及病毒分离鉴定、免疫荧光、ELISA及PCR等AAstV检测技术的优缺点,以期为相关人员根据不同场合及需求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提供参考。

    2024年01期 v.41;No.368 7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5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罗非鱼链球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胡毅军;丁文桂;黄洁莹;罗律;赖颖;王自强;李敏;张险朋;

    罗非鱼链球菌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是威胁全球水产养殖业的重要病原体之一。无乳链球菌(Sreptococcus agalactiae)和海豚链球菌(Sreptococcus iniae)是引起罗非鱼链球菌病的主要病原体,严重危害罗非鱼养殖业的健康发展。适合应用场景的快速、准确无乳链球菌和海豚链球菌检测技术,对于预防罗非鱼链球菌病的大规模暴发十分必要。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罗非鱼链球菌检测方法研究状况,包括细菌分离培养鉴定、免疫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等,以期为罗非鱼链球菌病的诊断和预防提供技术支撑。

    2024年01期 v.41;No.368 80-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0K]
    [下载次数:4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
  • 水生动物环境DNA研究概况及其在水生动物疫病传播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王美凤;王秀华;李晨;吕若萱;杨冰;

    近年来,环境DNA技术作为一种新的生物监测方法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在水生动物方面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关注度,但用于水生动物疫病传播风险的研究较少。本文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对环境DNA做了简介,并从物种多样性调查、生物量评估以及稀有物种和外来物种入侵监测、种群遗传监测和疫病监测等方面,对国内外水生动物环境DNA研究状况进行了概述,并展望了环境DNA与水生动物疫病传播风险研究相结合的发展前景,为推动环境DNA技术在水生动物疫病监测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切入点。

    2024年01期 v.41;No.368 87-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9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技术支撑

  • 猪Linda病毒巢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于浩洋;王彩霞;仇松寅;刘晓飞;景宏丽;吴绍强;冯春燕;林祥梅;

    猪Linda病毒能引起仔猪先天性震颤,严重危害养猪业的发展,目前在我国暂未发现感染病例。本研究根据猪Linda病毒Core-E~(ms)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巢式RT-PCR引物,通过对退火温度、引物浓度等进行优化,建立了猪Linda病毒巢式RT-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与非洲猪瘟病毒、猪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均无交叉反应;敏感性好,对慢病毒阳性对照品的最低检出限为10~1 copies/μL,比普通RT-PCR灵敏10倍。使用该方法检测模拟病毒样品,发现最低检出限为10~1 TU/mL,与荧光定量RT-PCR方法一致。本研究首次建立了可检测猪Linda病毒的巢式RT-PCR方法,其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为在口岸以及条件有限的场地对猪Linda病毒进行精准且快速的检测提供了有效技术手段,也为防范Linda病毒传入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2024年01期 v.41;No.368 95-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92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流行性乙型脑炎高免阳性血清的制备与应用

    李翠;王兆;王德丽;高月异;沈青春;高金源;

    为满足乙型脑炎活疫苗的鉴别检验及外源病毒检验需求,以乙型脑炎活疫苗和灭活疫苗为免疫原,通过对SPF鸡进行反复免疫制备乙型脑炎特异性血清。当血清效价满足要求时,以心脏采血法采集血清,经分装、冻干后,开展纯净性检验、噬斑减少中和效价测定、特异性检验、剩余水分测定和均匀性检验,并对乙型脑炎活疫苗进行鉴别检验和外源病毒检验。结果显示:制备的乙型脑炎阳性血清无菌、支原体及外源病毒检验结果均为阴性,与口蹄疫病毒、猪圆环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猪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细小病毒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等均无交叉反应,噬斑减少中和效价大于1:1 000,剩余水分<3%,且10个样品的效价测定结果组内、组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果表明,制备的乙型脑炎阳性血清效价高,剩余水分少,纯净性、特异性、均匀性均良好,可满足乙型脑炎活疫苗的检验需求。

    2024年01期 v.41;No.368 102-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6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肠炎沙门菌疫苗株Sm24/Rif12/Ssq在蛋鸡体内的定殖规律

    崔国林;闫雪敏;孟晨晨;李佳佳;赵洋;王雪芬;薛晓阳;周守长;

    为明确肠炎沙门菌疫苗株Sm24/Rif12/Ssq在蛋鸡体内的定殖规律,选取50只海兰褐蛋鸡,于0日龄(出雏当日)滴口免疫1羽份(1×10~8 CFU/只)Sm24/Rif12/Ssq疫苗(首免),分别于免疫后1、3、5、7d采集咽拭子、泄殖腔拭子以及盲肠和肝脏样品测定疫苗株定殖水平,并于免疫后30 d采集血液测定抗体水平;随后选取30只经过首免的6周龄蛋鸡和30只经过二免的16周龄蛋鸡,分别滴口免疫1羽份(1×10~8 CFU/只)Sm24/Rif12/Ssq疫苗,即为二免和三免,于免疫后4 d采集泄殖腔拭子,测定疫苗株定殖水平,并于免疫后30、60、100 d采集血液测定抗体水平。结果显示,首免后咽拭子、泄殖腔拭子和盲肠样品中疫苗株载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疫苗株核酸检出率60%~100%,肝脏样品中疫苗株载量呈逐步下降趋势,疫苗株核酸检出率50%-90%,但未从血液样品中检出抗体;二免和三免后泄殖腔拭子中疫苗株核酸检出率为17%~20%,血清抗体阳性率呈逐步上升趋势。结果表明,Sm24/Rif12/Ssq疫苗株易定殖于0日龄蛋鸡肠道,而较难定殖于免疫后的高日龄蛋鸡肠道,并可于加强免疫后诱导蛋鸡产生可检测抗体。本研究阐明了Sm24/Rif12/Ssq疫苗株在蛋鸡体内定殖和抗体产生规律,为疫苗免疫后效果评估奠定了基础。

    2024年01期 v.41;No.368 107-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0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新疆一例牛环形泰勒虫、念珠菌和绵羊无浆体混合感染的病例初报

    葛婷;宋瑞其;

    2021年8月17日,新疆托克逊县一头西门塔尔母牛出现高热、瘤胃胀气、肌肉震颤、呼吸急促、结膜黄染和血红蛋白尿等临床症状。为确认发病原因,采集该牛全血和体表蜱虫样品进行光学显微镜观察、血常规检测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血涂片镜检结果显示,患牛疑似牛环形泰勒虫、念珠菌和绵羊无浆体混合感染;血常规检测显示,血红蛋白、血红细胞压积、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和中性粒细胞等指标下降,血小板和淋巴细胞百分比等指标上升,提示该牛机体存在贫血和炎症反应;血液样品PCR结果显示,牛环形泰勒虫、念珠菌和绵羊无浆体检测均呈阳性;蜱虫样品PCR结果显示,牛环形泰勒虫检测为阳性。综上,患牛最终被诊断为牛环形泰勒虫、念珠菌和绵羊无浆体混合感染。目前,此3种病原共同感染牛的案例极为少见。本研究为今后牛混合感染牛环形泰勒虫、念珠菌和绵羊无浆体的临床诊断提供了参考。

    2024年01期 v.41;No.368 112-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0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新春寄语

    黄保续;

    <正>嘉年盛世,祥龙报春。值此辞旧迎新之际,我谨代表《中国动物检疫》,向所有关心支持本刊发展的领导、专家、读者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新春的祝福。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中国动物检疫》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精准服务行业发展脉络和需求,办刊质量持续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不断增强。

    2024年01期 v.41;No.368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2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