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量凝集试验诊断铁路运输育肥牛布氏杆菌病的探讨

    崔殿阁,秦丽霞

    <正>应用试管凝集(TA)试验诊断牛布氏杆菌病,在国内外仍然是一项现行法定的血清学诊断方法。但由于此法操作烦琐,且有使用诊断液量大,反应时间长等缺陷,常给检疫工作带来某些不便。为此,我们开展了微量凝集(MA)试验诊断牛布氏杆菌病方法的探讨。本

    1992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肾炎型致病株的分离和初步鉴定

    张敬友,盛正泰,邓娟仙,薛建平,胡俊仪

    江苏某机械化养鸡场暴发一种以肾脏肿大、输尿管扩张并充满白色沉淀物和肝脏有白色弥漫性坏死为特征的疾病,死亡率为1.8—16.55%,流行时间12—21天。SPF鸡胚接种试验,电镜观察及动物回归试验等证明该分离物为IBV。

    1992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狗肉不同新鲜度条件下挥发性盐基氮指标的初步试验

    邓兆林,于天姝,张翠玉,张春胜

    <正>东北地区有吃狗肉的习惯,特别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尤甚。近些年来,各地城镇都有经营狗肉的饭店。流通领域中,狗肉的运输逐年增多,每年就有大批白条狗肉用火车整车皮运输到延边地区。在铁路运输检疫中曾发现大量卫生不良和腐败变质问题,导致购销双方发生纠纷。目前,国家尚无狗肉新鲜度的理化标准,为了提高检疫工作的科学性、维护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保护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我们对狗肉新鲜度的理化指标进行了探讨。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材料:被检狗肉随机购自农贸市场共10条,均为商贩当日屠宰上市的白条狗。这10条狗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营养状况也有差异。经感官检查,未发现异常,均判为健康新

    1992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57例马立克氏病病鸡的病理变化

    于浩东,王洪义,于有水,王永祥

    <正>近年来,共剖检57例马立克氏病病鸡,其中4例为死亡后剖检,18例为濒死时剖检,26例症状明显鸡及9例症状轻微鸡为迫杀后剖检。一、病理变化在剖检的57例马立克氏病病鸡中,神经型11例,内脏型17例,眼型8例,皮肤型5例,混合型16例。其病理变化见附表。

    1992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从冻鸡翅尖中检出海得堡沙门氏菌

    李碧萍,林炳玲,孙福泉,谢一俊

    <正>1992年2月,厦门某公司从美国进口一批冻鸡翅尖,共1300箱,约52000磅。经我所检疫检出一株海得堡沙门氏菌,O抗原式为4,5,12;H抗原第一相为r,第二相为1,2。现报道如下。一、分离培养将受检样品无菌剪成碎块投进组织捣碎机捣碎,称出25克加入225毫升缓冲蛋白胨水(BP)中,振荡5分种。BP液预增菌,TTB液增菌,DHL琼脂平板分离培养,挑取可疑菌落经TSI、LMA(赖氨酸动力)及甘露醇三管筛选,以血清学、噬菌体,系统生化进行鉴定。

    1992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台湾牛白血病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摘要)

    张斌

    <正>我们应用琼脂凝胶免疫扩散技术对台湾省的奶牛、水牛和黄牛的牛白血病病毒(BLV)抗体进行了血清流行病学调查。15个

    1992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禽类致病病毒的新成员——火鸡鼻气管炎病毒

    严亚贤

    <正>1985年英国首次报道了一种新的禽病——火鸡鼻气管炎(Turkey rhinotracheitis,TRT),它是一种急性上呼吸道接触传染性疾病,传播迅速,感染各种年龄的火鸡。从不同地区相似症状的患病火鸡中分离到了不同的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支原体和衣原体等,争论不一。直到1986年,Collins等分离病毒成功,才得以确定病原。随后Collins和Cough(1988)对病毒的形态和多肽结构进行的研究表明,该病毒与肺病毒属中牛和人的呼吸道合胞体病毒(RSV)、鼠肺炎病毒(PVM)相类似,但不完全相同。Ling和Pringle(1988)进而证实了这一观点,同时还发现它

    1992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牛艾美尔球虫单克隆抗体在免疫组织学测定中的应用

    Lindsay D.S. ,顾有方

    按照亲合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ABPC)免疫组织学试验方法,使用7株抗牛艾美尔球虫的单克隆抗体(MAB)来检测实验感染牛组织中未成熟和成熟的第一世代裂殖体、有性阶段和卵囊的反应性。在ABPC试验中,7株MAB有3株发生了反应,其中一株,MAB—4FB_4仅对成熟牛艾美状球虫裂殖体有反应,其它2株MAB,MAB—2AE_7和MAB—4AD_7与试验牛艾美尔球虫各发育阶段都发生反应。试验还检测了鸡柔嫩艾美尔球虫和鼠E.papillata的无性和有性阶段。单克隆抗体MAB—2AE_7和MAB—4AD_7对这些艾美尔原虫的各个阶段均有反应,其它5株MAB没有一株对这些寄生虫发生反应。试验结果表明,几种不同的艾美尔球虫在无性和有性阶段具有共同抗原。

    1992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鸡的药物中毒

    范玉成,郭新学

    <正>我县某鸡场于1991年7月与11月接连发生两起药物中毒。一起是成鸡痢特灵中毒,成鸡总数27000只,发病数为24000只,死亡数为11000只。临床症状为精神萎靡,厌食,排黄色粪便,鸡冠发紫,瘫痪。剖检见心包积液,肝脏表面有针尖大白色病灶,小肠呈现不同程度的出血。另一起是雏鸡的喹乙醇中毒,雏鸡总数9000只,发病率达100%,死亡数为2500只。原因是场方为了预防雏白痢,误将含量为96%的喹乙醇粉当成氯霉素拌料喂鸡,剂量超过喹乙醇用量的50倍,导致全群中毒。临床症状为精神不振,排黄色粪便,

    1992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征稿启事

    <正>《动物检疫》(双月刊)是由农业部委托部动物检疫所主办的,向国内外发行的动物检疫、兽医卫生防疫领域的全国性科技期刊。其宗旨是:以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为原则,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坚持改革开放,宣传交流动物检疫、兽医卫生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传播兽医科学技术知识,宣传兽医卫生及动物检疫条例法规,推动动物检疫理论研究,提高我国动物检疫防疫的管理和技术水平,为促进国际贸易和发展畜牧生产服务。

    1992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琼护法测定动物赤羽病病毒抗体

    张瑞珍,李昌琳,封启民,郑增忍

    <正>赤羽病又名阿卡班病(Akabane disease),是由Akabane病毒引起牛、羊的一种严重传染病。最早报导是在1959年日本群马县赤羽村牛、羊发生地方性流行,并首次从伊蚊和库蚊体内分离到病毒,之后在澳大利亚、以色列、肯尼亚、阿扎尼亚等国家也相继分离到病毒,近年来该病在热带和温带的广大地区发生流行。由于本病对养牛、养羊业危害大,仅依靠临床症状无助于诊断,目前世界各国的许多学者对本病的研究作了大量的工作,建立了许多血清学方法,如细胞中和试验、琼扩试验、红细胞凝集和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

    1992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应用快速ELISA检测蓝舌病抗体

    黄乐红,李静远,刘际彬,徐景寿,陈兴扶,杨永谕,马洪超,范根成,李晓成 ,普淑英

    用农业部动物检疫所蓝舌病组提供的蓝舌病快速ELISA方法检测绵羊血清353份,快速ELISA对琼扩阳性检出的覆盖率为100%,而且多检出阳性样品84份(高23.8个百分点),出结果时间由常规法的2.5小时缩短为45分钟。

    1992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绵羊抗鸡法氏囊病、鸡新城疫二联高免血浆的研制和应用

    潘玉民,石全瑞,于为民,辛英

    <正>鸡法氏囊病(IBD)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最大危害是引起免疫抑制,使鸡对<正>多种疫苗免疫应答减弱或消失。近二年来在我省部分地区危害极为严重,发病率为80%左右,死亡率为10~50%。严重的是鸡发生IBD时,许多鸡群继发感染新城疫(ND)更增加了死亡率。过去我们一直采用IBD、ND二联高免卵黄液进行防治,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毕竟因其是来自同种动物,有随卵黄传递其它病原体的危险,很可能带来一些不必要的损失。为此我们又开展了异源IBD、ND二联高免血浆的研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初报如下。

    1992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用KI琼脂和LM琼脂联合筛别培养快速到别进口鱼粉中沙门氏菌

    沈孝民,陈宝钦

    <正>1990年以来,我们先后对采自秘鲁、智利、美国、日本和台湾进口的鱼粉、鳗鱼饲料和冷冻水产品103批进行抽样检验,以常规法的预增菌和再经增菌培养后,划线平板作分离培养,对可疑菌落选用KI琼脂和赖氨酸动力琼脂(LMA)进行初步联合筛别培养,可快速判别鱼粉中沙门氏菌。结果多次检出肠道致病性沙门氏菌,有时连续多次在不同批进口鱼粉中检出多株多种血清型的沙门氏菌。最多一批鱼粉曾检出了九株五种血清型沙门氏菌。证明用此法优于旧的各种检验方法,具有快速、准确、检出率高的优点,适于口岸鱼粉检验快速验放的需要,现将检验方法

    1992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兽医卫生行政执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杨连春

    <正>《行政诉讼法》已于1990年10月1日正式实施了。它的施行对保护公民、法人或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率有着十分重要意义。国务院1985年2月14日颁布的《家畜家禽防疫条例》(下称《条例》)使得我国畜禽防疫工作进入了法制管理的新阶段。《条例》赋于了农牧部门行政执法地位,依法开展兽医卫生监督是农牧行政部门的职权。然而由于兽医卫生行政执法,属于单方行政行为,无需征得管理相对人的同意即可作出;且农牧行政部门与管理相对人始终处于法律不平等的地位;加之,兽医卫生行政执法具有

    1992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切实加强“兽医卫生许可证”的发放及监督工作

    李军成,路彩霞

    <正>一、前言张掖地区所有孵化点,育雏点及一些大中型鸡场都没有发放“兽医卫生许可证”。谁想孵就孵,想育就育,从外地调进种蛋、种鸡不经检疫,给我区带进了许多新的传染病,传播蔓延,造成大批死亡。另外陕西,河北的鸡贩子向张掖输送大量的杂种鸡,千方百计逃避检疫,偷税漏税,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该项工作面广量大,管理混乱,为了保障畜牧业的稳步发展,减少经济损失,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和身体健康,急需整顿和改变这种被动局面。

    1992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雏鸡绿脓杆菌病的诊断

    梁基,肖成蕊,肖宏声,靖桂云,梁影

    <正>绿脓杆菌又称为绿脓假单胞菌(Psoudomonas aerusinosa)是哺乳类、禽类和爬虫类动物的致病因子之一,它的感染在烧伤外科上占有重要地位,均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禽类的绿脓杆菌感染在近几年来也常有发生和报道,而初生雏鸡暴发此病,造成大批死亡,确很少见。1991年7月,吉林省某种鸡场先后两次发生初生雏鸡大批死亡现象,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病理学观察以及微生物学检查,最后确诊为绿脓杆菌病。

    1992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肉鸡大肠杆菌病的诊断报告

    方明生,侯世忠

    <正>1991年我场发生以严重下痢为主要临床症状,剖检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腹膜炎为特征的疾病,通过流行情况调查、临床观察、病理解剖、实验室诊断和致病试验,确诊为鸡的大肠杆菌病。一、发病情况我场是年产30万只的肉鸡场,主要饲养AA鸡,1990年以前也曾有该病发生。1990年下半年至1991年上半年较为严重,有10%左右鸡发病,多发生在4~7周龄,3周龄以下的发病较少。每批发病率差异较大,冬

    1992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雏鸡金黄色葡萄球菌病的诊断

    陈昌全

    <正>1991年9月,天津大钟庄农场从法国引进1日龄比尔奇雏鸡2690只。到场3周后,鸡群开始发生以跛行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发病率为3%,多数病雏因采食困难而死亡。一、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病雏跗关节肿大、跛行、共济失调,严重时呈劈叉式,甚至死亡。病理变化:跗关节周围的结缔组织增生,但关节面,关节液无明显变化。有些病雏的肝脏有不同程度的肿大,呈灰黄色,表面可见许多针尖大小,弥漫性的红色出血点。

    1992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育成鸡突发禽传染性脑脊髓炎

    王义仁,王素月

    <正>禽传染性脑脊髓炎(AE)在青岛市所辖之区市,多发生于一周龄前后的雏鸡,到三四周龄发病的较少,高日龄育成鸡发病更为罕见。今年五月下旬胶州市小姜戈庄尤某饲养的85日龄罗曼蛋鸡突发禽传染性脑脊髓炎,其病态与雏鸡一样,发病率低于雏鸡约5%,无死亡。临床症状病鸡蹲伏,羽毛粗乱,精神萎糜,排少量稀黄夹杂绿条状粪便。两爪干瘦向内弯曲,跗关节撑地。头颈时有震颤,当手抓或驱赶时头颈震颤格外明显。

    1992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河南省,开封市、商丘地区及中牟县动物检疫站基本情况的调查报告

    邹绍钱,王书田

    <正>为落实好我所四项任务,更好地为全国动物检疫工作服务,我们于5月16日至21日赴河南省动检站,开封市、商丘地区及中牟县动检站,就机构设置及工作开展情况分别进行了调查;调查时间虽短,被调查单位仅是省站和两地(市)及一县动检站,但通过调查使我们感到河南省的各级动物检疫机构比较健全,检疫人员业务、政治素质较好,执法检疫与依法办案社会效果好,在河南省经济建设中已成为一支重要的行政执法队伍和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健康卫士”。一、河南省动检机构设置情况

    1992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集宁地区首例人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现及部分人感染情况调查

    载德祥,王菲

    <正>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 zoonosis)是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寄生于动物红细胞内,红细胞表面及血浆中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该病原体为立克次氏体目、无浆体科、附红细胞体属。目前,国内外已发现马、骡、驴、牛、羊、猪、狗、兔、猫、鼠、鸡等多种畜禽患附红细胞体病。关于人附红细胞体病,在我区未见有报道。1991年7月我们在进行绵羊附红细胞体病调查工作时,在集宁地区偶然发现有明显临床症状的患病人一例,并随机做了

    1992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牛脑炎疱疹病毒

    童光志

    <正>牛I型疱疹病毒(BHV—1)引起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及牛传染性化脓性外阴阴道炎(IPV),有时还伴有流产、结膜炎、肠炎等症状。澳大利亚、阿根廷及匈牙利等国曾经陆续报道过由BHV—1引起的小牛致死性脑炎,发病的小牛通常都在一岁以内,此病流行不规则,难以预测。从病牛脑内分离的病毒经血清中和试验证实是属于BHV—1,因此,过去一直认为这种小牛脑炎是由BHV—1引起的一种偶发性疾病。近年来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证明这种引起脑炎的分离株的DNA酶切图谱与引起IBR和IPV的BHV—1完全不

    1992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法氏囊病病毒的免疫原性

    N·M·Ismail , Y·M·Saif ,杜元钊

    <正>传染性法氏囊病是青年鸡的一种以免疫抑制为特征的疾病,它能引起法氏囊的严重病变。这种病是由双股双片段RNA病毒引起的,该病毒是双股RNA病毒科的一个成员。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控制途径主要是用减毒或灭活苗免疫鸡群。在美国和欧洲认为法氏囊病毒有两种血清型,但只有血清I型病毒用于制备商品性疫苗,血清Ⅱ型病毒无致病性。最近有报道,从患有法氏囊病且有高水平抗体的鸡中分离出一株血清I型法氏囊病病毒,这一株病毒是法氏囊病病毒的变异株。有人认为具有不同抗原性的法氏囊病病毒变异毒株的出现是疫苗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

    1992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与补体结合试验(CFT)诊断牛亚临床型副结核病的比较与评估

    Ynichi Yokomizo ,梁成珠

    <正>本文对ELISA与标准CFT诊断牛亚临床型副结核病进行了比较和评估。在ELISA试验中,对用草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Phlei)和高岭土(Kaolin)上清液预吸收过的牛血清对副结核分枝杆菌粗制抗原(Crude pro-toplasmic antigen简称CP抗原)的抗体活性进行了分析。ELISA抗体滴度用ELISA抗体指数(EAI)表示,EAI=(At-An)/(Ap-An)。At、Ap、An分别表示1∶200未知待检血清,1∶400阳性对照血清和1∶200阴性对照血清吸收值。确定EAI≥0.6为ELISA抗

    1992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对《条例》第十九条的一点异议

    王长革

    <正>《家畜家禽防疫条例》第十九条是《条例》的罚则,它规定了《条例》的强制力,为开展兽医卫生监督,保证《条例》的贯彻落实确立了前提条件。但该条行文似有不妥,在实际执行上易造成争端。在提出质疑之前,首先讨论一下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这两个概念。作为行政手段二者都是用于对轻微违法现象的不同程度的制裁,其目的是教育人民群众遵纪守法,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但两者毕竟是不同的法学概念。

    1992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仙人掌液可治愈猫的毒鼠药中毒

    王金华

    <正>1992年春辉山畜牧场一农家饲养猫因误食死老鼠造成毒鼠药中毒,后经采用仙人掌液灌服而治愈。现报告如下。一、临床症状该猫于4月20日、5月24日两次出现相同症状,精神不振,呈犬坐姿式,间歇性呕吐,不思饮食,腹部收缩等症状。经问诊得知:该农家于几日前为灭鼠投放了毒鼠药安妥灭鼠灵,故确诊为猫的毒鼠药中毒。

    1992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动物检疫》1992年总目次(第1~6期)

    1992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浅议我国动物检疫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杜聚朝

    <正>1985年7月《家畜家禽防疫条例》的颁布实施,使畜禽检疫、监督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几年来,全国各地动检和监督管理机构相继建立,使检疫工作从过去的仅仅局限在少数省区的铁路检疫,发展到产地、屠宰、运输和市场诸环节,检疫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检疫员发展到14万人,监督员发展计2万多人,形成了扎根基层,遍及全国的畜禽检疫、监督网络。这在畜禽生产大发展、畜禽及其产品多渠道经营的情况下,对防止畜禽疫病传播,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应当看到,我国的动物检疫工

    1992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牛血清中抗阿卡班病毒的抗体

    S.IDE ,郑增忍

    <正>本文报道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牛血清中抗阿卡班病毒的抗体,同时用血凝抑制试验(H1)及中和试验(NT)与之做比较。HmLu-1细胞系来自苍鼠肺组织,生长培养基为Eagle's基础培养基(MEM)含10%胎牛血清、10%磷酸类胰蛋白(月示)肉汁(TPB)、100单位/m1卡那霉素;维持培养基为MEM含10%TPB和卡那霉素。病毒为JaGAr39阿卡班病毒株。用前在HmLu-1细胞上传代,测定毒价,其感染性用TCIDso表示。

    1992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海产鱼、贝类含毒测定和寄生虫杀灭办法

    张祖舜

    <正>海产鱼、贝类是人们喜食的海鲜,但有些种类有含毒现象,人们食用了这些鱼、贝类之后,会严重影响人类健康,这些毒素能侵害人的神经系统,引起恶心、呕吐反应。研究结果表明,这些鱼、贝类本身并不产生毒素,主要是因为它们摄食了能产生毒素的海洋微生物所致。检测鱼类含毒与否的一般方法是集中可疑鱼、贝类样品,提取活性物质,注射小白鼠,如小白鼠死亡,说明有毒。但这种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有些生物毒素含量甚微,以至不能使小白鼠致死,但这些微量毒素却能使

    1992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