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地检疫概念浅析

    曹晚成

    <正>准确理解产地检疫概念的深刻含义,是执行产地检疫法规的前提。对产地检疫的实践有着重要的影响。 产地检疫的概念见于《家畜家禽防疫条例》三个配套法规之中,原句为“产地检疫:指家畜及畜

    1993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对《关于畜禽检疫工作的规定》的探讨

    邱志龙,王灵平

    <正>《关于畜禽检疫工作的规定》中,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探讨之处: 一、第十二条家畜宰前检疫、宰后检验及其处理按《肉品卫生试行规程》规定执行。笔者认为,在新的规程出台前继续应用试行规程只是权宜之计,应组织力量,从速出台新规程。因为,该规程是1959

    1993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猪蓝耳病可能通过精液传播

    柯忠哲

    <正>1991年5月份英国首次报道凝似猪蓝耳病(猪繁殖和呼吸系统综合症),至今英国共确诊了260群猪有此病。该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病畜流动及本地短距离内病毒经空气传播。最近与英国卫桥中心兽医实验室的合作研究表明,蓝耳病可经血清抗体

    1993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认真学好条例 促进防检建设

    本刊编辑部

    <正>农业部要求全国各级农牧部门今年四月广泛开展以宣传《家畜家禽防疫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为中心内容的兽医卫生法规“宣传月”活动。认真组织好这次“宣传月”活动,对推动全国防检战线兽医卫生监督管理部门深入学习、贯彻《条例》,加强防检和兽医卫生

    1993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鹿魏氏梭菌病的诊断报告

    靖桂云,梁颖,孙考取

    <正>我省某种畜场,养鹿300余只,饲养条件较好。于1991年9—10月间,有6只青壮年鹿相继发病,经实验室检验,确诊为鹿魏氏梭菌病,现将诊断情况报告如下。

    1993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山羊羔链球菌病的诊断

    李亚敏,古丽尼沙

    <正>尉力县兴平乡疏其克村一养羊专业户的羊群1992年4月初突然发病,山羊羔从4月2日到4月7日5天内死亡18只。经诊断为链球菌病,现将诊断情况报告如下:

    1993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吉林省延边首次检出蜜蜂白垩病

    任守爱,张春胜,于天姝

    <正>蜜蜂白垩病是一种顽固性真菌传染病,具有来势迅猛,传播迅速,影响繁育,复发性强等特点,对养蜂业危害极大。此病曾于1991年在南方江西、浙江等地暴发流行,发病率达60%,造成很大经济损

    1993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猪的一种新病—篮耳病

    黄绍棠

    <正>蓝耳病是近二年来在欧洲发生的一种新的猪传染性疾病,因少数发病孕猪的双耳发绀呈现特征性颜色而命名为“蓝耳病”(Blue Ear Disease)。此外,本病的病名亦有称“猪神秘病”、“猪似流行性晚期流产”、“猪神秘繁殖综合症”、“猪流行性流产与呼吸道综合症”等。自1990年末在德国西北部的蒙斯特蓝耳病是近二年来在欧洲发生的一种新的猪传染性疾病,因少数发病孕猪的双耳发绀呈现特征性颜色而命名为“蓝耳病"(Blue Ear Disease)。此外,本病的病名亦有称“猪神秘病”、“猪似流行性晚期流产”、“猪神秘繁殖综合症”、“猪流行性流产与呼吸道综合症”等。自1990年末在德国西北部的蒙斯特

    1993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对“关于法院对两例违反兽医卫生案件强制执行的启示”一文的一点建议

    王勤虎

    <正>读了《动物检疫》1992年第4期刊登的“关于法院对两例违反兽医卫生案件强制执行的启示”一文后,作为同行深受启发,但对原文中案例一的处罚依据笔者未敢苟同,现指出讨论如下:

    1993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力推广应用畜禽口服补液盐(ORS)新技术(节选)

    谷振德,李其足,孔凡芳,王树栋,杨芹玉,姜如艺,刘文春

    <正>临沂地区自1990年以来,将“畜禽口服补液盐”列为畜牧十大科技推广项目之一,并鼓励应用与研究,扩大应用开发范围,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取得满意效果。

    1993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口服补液盐(ORS)在养兔业上的应用

    零汉益,梁美春

    用ORS液治疗家兔腹泻病,治愈率100%(P<0.01),病程短(1—4天),成本低。断奶幼兔饮ORS液后增重20.27%(P<0.01),而且发病率降低50%。繁殖母兔饮ORS液连续4胎窝产活仔数提高16.07%(P<0.01),3周龄窝重提高14.74%(P<0.01)。

    1993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口服补液盐在观赏动物与警犬上的应用

    张玉龙

    <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喜爱小动物的人们日渐增多,观赏动物已成为人们的亲密朋友和伴侣,然而,小猫小狗一旦发病或死亡,主人却为之伤感与苦恼。为此求医问药者日益增多,笔者近几年来在临床上接触尚多。但应用ORS后确实认为是一种物

    1993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从文蛤中分离到一株致病性嗜盐菌

    李建,高逢结,何剑峰,柯德稳

    <正>1992年5月我局对经南通口岸出口的活文蛤检疫中,检出一株致病性嗜盐菌,现报告如下。 一、分离培养 用无菌方法取文蛤内容物剪碎、混匀,接种于嗜盐菌增菌液中,充分摇匀,置37℃培养24小时。以白金耳取增菌液划线接种于嗜盐菌选择性琼脂平皿,培养24小时。从平皿中挑取中等大小、圆形、边缘整齐、光滑、微隆起、灰白色半透明、无

    1993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在全国动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会上的讲话(摘要)

    冯静兰

    <正>全国动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今天正式成立。这是我国动物卫生工作的一件大事,标志着我国动物卫生标准化工作步入新阶段,它对于统一检验标准,提高检疫工作的科学性、先进性,保障动物及动物产品卫生质量,以及建立检疫工作秩序等方面

    1993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通海县加强兽医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

    周文忠,毕朝安,李惠玲,王国品,李荣伟

    <正>云南省通海县兽医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在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认真贯彻执行《家畜家禽防疫条例》三个配套法规和农业部(1990)三号令《中国兽医卫生监督实施办法》,加强监督管理,对屠工商进行培训,组织健全监督管理队伍,保证了市场检疫工作

    1993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浅析宾馆、饭店等单位兽医卫生检疫、监督失控原因

    盛显秋,胡柏林

    <正>《家畜家禽防疫条例》贯彻实施七年来,随着动物检疫、监督工作的不断加强和完善,最大限度地杜绝了病死畜禽及其肉品上市销售,有力地控制了畜禽疫病的传播和流行,保障了人民群众的食肉安全。但是一个时期以来,由于市场检疫、监督的加强,一些不法商贩的经营活动转入“地下”,消耗肉量较大

    1993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猪曲霉菌病两例

    李文生,蒋士增

    <正>霉菌病是由霉菌引起的一种肉芽肿性慢性炎症疾病,病原为各种霉菌,其中曲霉菌、毛霉菌和穗状葡萄霉菌引发的疾病较常见。动物和人均易感染,但多见于牛、猪和马。感染途径为呼吸道和消化道,是吸入或食入霉菌孢子所致。猪曲霉菌病在国内报

    1993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ORS”在肉鸡不同生长阶段中的应用

    石继伦,马全理,许长焕

    <正>作者自1990年以来,在肉鸡生产的不同阶段试用口服补液盐(ORS)防治鸡病,提高了各阶段的成活率,增加了鸡场的经济效益,现将我们采用的肉鸡各生长阶段应用“ORS”的程序介绍如下:

    1993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胶乳凝集抑制试验快速鉴定肉种类研究

    李爱民,宋华宾,郑明光

    以羧化聚苯乙烯胶乳作载体,将动物血清分别共价交联到载体微球表面,制成免疫微球。将此微球同相应抗血清配对,进行胶乳凝集抑制试验以鉴定牛肉、马肉、羊肉、狗肉和猪肉。通过对162份牛肉、43份马肉、100份猪肉、34份羊肉、30份狗肉、10份骡肉、4份驴肉和7份山羊肉的鉴定,制备的5种胶乳试剂敏感性均为100%。除马肉胶乳试剂和羊肉胶乳试剂有种属内交叉反应外,其它胶乳试剂特异性为100%。实验具有良好的重复性,试剂稳定性强,易于保存。5分钟内出结果,操作简便,适于基层单位应用。

    1993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来自不同动物的鹦鹉衣原体株外膜抗原特性的研究

    段跃进,李英才,帅永玉,高双娣,杨学军

    用SDS-PAGE(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不同宿主和不同地区的鹦鹉衣原体进行分析研究表明,3个中国株具有十分相似的主外膜抗原结构成份(MOMP),而英国流产衣原体株则完全不同,含有68KD、70KD、88KD和92KD的独有外膜蛋白,不含80KD的共有外膜蛋白,禽源衣原体株含有74KD、92KD、94KD多肽,而哺乳动物源衣原体株外膜结构中没有这些多肽成份;这种外膜抗原结构的差异可能与他们之间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不同有关。

    1993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1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人工感染鸡病理学观察

    张敬友,张常印,邓娟仙,包卫东,朱炳桂,朱爱国

    应用组织病理学和电子显微镜技术对以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不同毒株人工感染后不同感染时间鸡的法氏囊、肾脏、脾脏进行了检查。结果显示:法氏囊淋巴滤泡髓质首先被破坏,滤泡之间水肿,整个淋巴滤泡前B淋巴细胞崩解、坏死,网状细胞和巨噬细胞增生。72小时后,几乎见不到前B淋巴细胞。168小时法氏囊萎缩,上皮增生。脾脏和肾脏仅出现轻微变化。超微结构变化特征是淋巴样组织坏死,法氏囊组织中的前B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网状细胞内有大量约60nm的病毒颗粒,呈结晶状排列,有的细胞中可见到多个病毒结晶体。

    1993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甘肃庆阳地区首次举办兽医卫生监督员培训班

    李世恩

    <正>为提高兽医卫生监督员的法律知识和执法水平,加强法制思想教育,确保兽医法规的顺利实施,使农牧部门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尽快适应行政诉讼法颁布后的司法和社会监督。庆阳地区动物检疫站在西峰市举办了第一期兽医卫生监督员培训班,参加这次培训的有地、县

    1993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州地区牛流行热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李晓成,杨承谕,陈忠国,李保家,沈瑜,蔺光璞

    1991年夏秋之交徐州市各奶牛场暴发牛流行热。为确诊该病,采集了发病高热期抗凝血,进行了病毒分离和鉴定试验。病料经处理后,直接接种于BHK_21细胞,传至第二代可见典型的CPE。电镜下观察到80—150nm弹状病毒颗粒。分离毒的理化特性、核酸类型及中和试验结果均与标准BEFV相一致,证实该分离病毒为牛流行热病毒。

    1993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鉴定禽呼肠孤病毒

    单松华,刘学忠

    从感染禽呼肠孤病毒的细胞中,以SDS和酚提取病毒核酸,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法将分节段的核酸分开,经银染色显示,呈3-3-1-3分布,此法可用于禽呼肠孤病毒的快速检测、鉴定。同样方法未能使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核酸显示。

    1993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辽宁沿海虾病初步调查

    夏德昌,陈文义,鲍德海,王延方,刘广昌,庄仁利,徐景清

    本文报告了辽宁沿海池养虾病初步调查结果,分析了病因、症状及流行情况,共发现虾病12种。

    1993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胚胎移植传播疫病危险性分类

    胡藕祥

    <正>国际胚胎移植学会进出口委员会研究分会根据对现有家畜传染病研究资料的综合分析,从胚胎移植传播疫病来考虑,将疫病分为四类。现介绍如下:

    1993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应用协同凝集试验诊断犬恶丝虫病

    董文其

    <正>犬丝虫病是人丝虫病较好的动物模型,我们应用协同凝集试验检测恶丝虫病患犬尿液中虫体分泌和代谢抗原(ES抗原),其方法为:收集无菌培养24小时的犬恶丝虫微丝蚴培养上清液,超滤浓缩,测

    1993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短期孵育检测牛粘膜病的中和试验方法

    周立桥

    <正>在进行有关牛粘膜病病毒(BVDV)的诊断和研究中。使用原代细胞既麻烦又费人力,而试验中使用犊牛和胎牛血清还有BVDV污染的危险性,况且

    1993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山羊关节炎脑炎病毒抗体的评价

    胡藕祥

    <正>当前,诊断山羊关节炎脑炎病毒(CAEV)感染的方法包括用琼脂免疫扩散(AGID)试验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CAEV抗体。ELISA由于简便易行,成本低并适于大批量操作而更受人们欢

    1993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鸡贫血病毒可耐受丙酮的灭活作用

    陈志飞

    <正>为研究丙酮对鸡贫血病毒(CAA)活性的影响,在室温下,用90%丙酮对已知滴度的鸡贫血病毒样品处理24小时。通风干燥后用无菌水将处理毒稀释至原体积进行滴定。用MDCC—MSB1细胞对用丙酮处理毒作3周8次传代培养,作终点滴定,处理毒

    1993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日本的野生动物与莱姆病

    文希震

    <正>莱姆病为人畜共患传染病。野生动物是莱姆病病原体或传播媒介硬蜱的传播动物。因此我们对野

    1993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泰来县驱绦灭囊效益调查

    李树生,杨兆荣

    <正>猪囊虫病是人畜共患循环感染的寄生虫病。它在我省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布,我县1974年猪囊虫感染率为14.7%,危害严重。为了减少猪囊虫病的恶性循环感染,我们在省兽研所的直接帮助下,开展了驱绦灭囊综合性防治,经过17年的艰苦工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报告如下: 一、驱绦灭囊措施 1、普查绦虫病患者,给绦虫病患者口服驱绦丸

    1993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同仁县牛皮蝇幼虫感染情况调查

    韩发泉

    <正>牛皮蝇蛆病是危害牛的主要外寄生虫病之一,在牧区自然放牧条件下,流行尤为严重。由于皮蝇幼虫的寄生,可使牛只消瘦,幼畜生长发育受阻,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降低,甚至造成牛只死亡。该病在我县曾严重流行,据1965年在兰采乡的一项调查,感

    1993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介绍新的动物病毒分类

    陆承平

    <正>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根据仙台(1984)、埃德蒙特(1987)和柏林(1990)召开的第6、7、8届国际病毒学大会的有关材料,1991年下半年发表了第5次报告,由Springer出版社以Archieves of Virology增刊的形式发表。作为病毒分类的权威文献,受到各

    1993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附表:动物病毒分类一览表(1991)

    <正>按:表中每个属下所列的病毒是其代表种。双股DNA、有囊膜痘病毒科(Poxviridae) 脊椎动物痘病毒亚科(Chordopoxvirinae) 正痘病毒属(Orthopoxvirus) 痘苗病毒(Vaccinia virus) 副痘病毒属(Parapoxvirus) 口疮病毒(Orf virus)

    1993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山东省莒南兽药厂向全国兽药经营单位、广大畜禽饲养场家推出系列产品

    <正>莒南兽药厂建于1975年,系省农业厅首批四家兽药定点厂之一。我厂拥有固定资产800万元,占地面积10670平方米,有生产楼3座,设粉针、水针、大输液、片剂、添加剂、粉剂等6个车间,8个科室,有70多个生产文号,产品享誉省内外。

    1993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7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病组织病理学观察

    王景明,黄印尧,万三元,周斌华

    <正>斑节对虾杆状病毒(Penaeus monodon bac-ulovirus简称MBV)可感染多种养殖虾类。感染率最高,受危害最严重的是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俗称草虾)。据台湾报告,可引起80%以上虾苗或养成虾感染发病,造成大批死亡。病毒可通过亲虾或虾苗垂直或水平传染健虾。病毒嗜肝、胰腺和中肠上皮

    1993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3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型砂的次氯酸钙液灭菌试验

    黄印尧,周斌华,孙福泉,林炳玲

    <正>福建东山岛蕴藏丰富的风聚砂。近年来从东山口岸不断地向日本、东南亚等地出口大量硅砂、型砂。为避免型砂污染嗜盐菌或非嗜盐菌,型砂出口前必须进行消毒灭菌工作。1992年4月,我们承担了出口日本由Cosmos货轮运往关岛的2725吨型砂

    1993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应用重氮化——偶氮染料显色法快速检验屠宰猪肉品中的含苯物质

    尚葛峰

    <正>当前,有的人为了牟取暴利,滥用促胆药引流活猪胆汁,促进胆红素增多,致使肉品质量下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给兽医卫生检疫工作提出了新课题。为此,笔者应用重氮化偶氮染料显色法对41头经注射盐酸苯肼药物的猪的肉品进行定性检验,病

    1993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半微量补反诊断牛肺疫的试验

    崔殿阁

    <正>我们从1991年10月开始在铁路运输育肥牛检疫中,运用半微量补反(总量0.5毫升)诊断牛肺疫。经过8个多月的反复实验,在不改变《牛肺疫补体结合技术操作试行规程》(以下简称规程补反)判定标准的前提下,共检测育肥牛血清1677份;并对180份被检血清与规程补反进行了比较试验。试

    1993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鸟类也是指形丝状线虫的终宿主

    米吉提

    <正>指形丝状线虫的成虫致病性不强,但其幼虫可寄生于非固有宿主的某些器官,引起如脑脊髓丝虫病和浑睛虫病等一些危害较严重的疾病,给畜牧业造成一定损失。以往曾有资料报道指形丝状线虫寄

    1993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因工程产品SPAG简介

    孙书华

    <正>葡萄球菌A蛋白(SPA)发现于1940年,70年代后得以广泛应用。尽管一些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以分泌丰富的SPA,但其应用范围远不及链球菌G蛋白(SPG)。SPG发现于70年代,但G组链球菌难以培养,SPG的分泌量也少,而且纯化步骤复杂;此

    1993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