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少奇;孙玉国;姜彦雨;梁臣;刘明;张建涛;
为确定规模猪场非洲猪瘟(ASF)传入和传播的风险因子,应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半定量评估模型,对规模猪场引发ASF疫情的风险因子重要程度进行排序;以农业农村部下发的《非洲猪瘟疫情应急实施方案(2020年版)》等技术规范及集约化猪场防疫标准为依据,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专家咨询的方式,建立了由目标层、准则层、评价要素层3个层次构成的规模猪场ASF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根据专家对各层次风险因子两两重要性的比较和打分结果,构建判断矩阵,应用SPSSAU软件计算各层级风险因素权重值。结果显示:评价指标体系各层CR <0.100,一致性检验通过;准则层“生物安全”和“场区布局”排在第一、二位,是规模场ASF防控工作的关键因素;根据各层相对权重值计算出的评价要素层36个风险因子组合权重值,可作为现场评价的依据。本模型的建立为规模猪场ASF风险自评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操作性强的方法,为推动ASF无疫小区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
2022年04期 v.39;No.347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6K] [下载次数:36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 ] - 张振兴;王斌;朱丽华;曾毅;宋建领;
为了解云南省猪场猪瘟(CSF)、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PRRS)、猪伪狂犬病(PR)的免疫水平,2020年1—8月,采用ELISA方法对不同猪场随机采集的934份血清进行了这3种疫病病原抗体检测。结果显示:猪瘟病毒(CSFV)平均抗体阳性率为86.51%,不同州市抗体阳性率为57.14%~100%,有2个州市不足70%,不同生长阶段抗体阳性率为80.56%~92.05%;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PRRSV)平均抗体阳性率为48.61%,不同州市抗体阳性率为24.00%~100%,仅红河州为100%,其余均不足70%,不同生长阶段PRRSV抗体阳性率为38.33%~56.19%;猪伪狂犬病毒(PRV)g B平均抗体阳性率为79.11%,不同州市g B抗体阳性率为43.33%~100%,除红河州外其余均超过70%;仅玉溪市和曲靖市检出PRV g I抗体阳性,阳性率分别为11.11%和10.70%,阳性样品来源于除公猪外的其他各生长阶段猪群。结果表明,云南省猪场CSF和PR的免疫抗体水平较高,而PRRS免疫抗体水平较低,部分地区还存在PR野毒感染风险。结果提示,云南省应整体加强PRRS的免疫防控,部分地区还需加强CSF和PR免疫及综合防控。本研究为云南省猪场CSF、PRRS和PR的免疫及其防控措施制定提供了参考数据。
2022年04期 v.39;No.347 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7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甘叶青;朱九超;常晓静;曹传闺;孙泉云;卫金良;夏炉明;
为了解上海市嘉定区规模猪场口蹄疫(FMD)、猪瘟(CSF)、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猪伪狂犬病(PR)和猪流行性腹泻(PED)等疫病的免疫及流行状况,对嘉定区现有的2个规模猪场2018—2021年的检测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显示:嘉定区规模猪场FMD、CSF、PRRS、PR免疫抗体平均合格率分别为91.8%、84.7%、95.6%、95.9%,均超过了70%的国家合格线标准,而PED免疫抗体平均合格率仅为23.5%;FMD、CSF免疫抗体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趋势,PRRS免疫抗体总体维持在较高水平,年度间差异不显著(P> 0.05),PR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而PED免疫抗体水平一直较低。FMD(NS)抗体均为阴性,PR(g E)抗体呈显著下降趋势(P <0.01),2021年感染抗体阳性率降至0。除CSF和PR外,种猪场的FMD、PRRS和PED免疫抗体水平整体高于商品猪场(P <0.05),而商品猪场PR(g E)抗体显著高于种猪场(P <0.01)。生产母猪5种疫病的免疫抗体合格率和PR(g E)感染抗体阳性率均高于育肥猪和后备母猪。结果表明:嘉定区规模猪场FMD、CSF、PRRS和PR的免疫抗体水平良好,FMD和PR净化效果明显,但PED未形成有效的免疫保护屏障;下一步将指导规模猪场优化PED免疫程序,提升生物安全水平,加大PR监测及净化力度,防止重大动物疫情发生。
2022年04期 v.39;No.347 1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8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彬;韩晓青;刘红祥;宋姗姗;于静;范庆增;张宇龙;谭鹏;杜元钊;刘东;
为了解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在我国的流行规律,通过RT-PCR方法,对2019—2021年从我国29个省级行政区送检的38 442份疑似IBV感染样品进行病原检测和鉴定,对检出的阳性样品进行S1基因测序分型,然后对检测结果进行时间、空间和群间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共检出6 436份IBV阳性样本,阳性检出率为16.7%。2019—2021年的IBV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2.5%、16.4%、21.0%,呈逐年增长趋势:阳性检出率呈现一定的季节性变化特点,7—9月检出率(11.3%~15.4%)较低,而3—6月(17.3%~19.3%)和10—12月(17.5%~19.0%)较高。全国29个省级行政区中有27个检出阳性样品,其中东部和中部家禽养殖密集区阳性检出率较高,而西部和北部地区较低。白羽肉鸡阳性检出率最高(28.9%),肉种鸡阳性检出率最低(5.0%),0~6周龄阶段IBV感染较为严重。共检出5种基因型,其中QX型(66.5%)、GVI型(27.7%)占比较高,为当前流行的优势基因型;不同品种鸡群中流行的基因型存在一定差异,白羽肉鸡群中以QX和GVI型为主,而其他鸡群中流行的基因型较为复杂;QX型0~3周龄(33.2%)、GVI型3~6周龄(66.4%)阳性检出数量占比较高,6周龄以后占比均较低(<14.0%)。结果表明:我国鸡群中IBV感染普遍,尤其是家禽养殖密集区,且流行呈逐年加重趋势;冬春或秋冬季节多发,小日龄鸡群感染严重;流行基因型复杂,以QX型和GVI型多见。结果提示,我国的IB防控面临较大压力与挑战,需要加强优势基因型疫苗的研发,重点做好小日龄鸡群的IB防控。
2022年04期 v.39;No.347 19-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0K] [下载次数:5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1 ] - 赵凯;孔军;侯丽芳;胡明明;图门巴雅尔;王治维;王锦;孙杰;宁艳;张仲萍;雷冲;张昱;钮慧敏;雷宇平;王仲兵;
2020年11月,山西省平陆县三湾大天鹅景区发现2只野生大天鹅不明原因死亡,经山西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初诊,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确诊,诊断为H5N8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为查明疫情起因,摸清疫情情况,按照国家相关技术规范,组织相关部门开展了紧急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处置工作,查找疫情的可能来源和扩散路径,研判疫情扩散风险,并提出合理化防控建议。经调查,此次疫情起因很可能是野生大天鹅在迁徙过程中已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到达越冬地后发病死亡。经紧急疫情处置,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家禽发生疫情的风险较小。本次疫情提示,候鸟迁徙期间是禽流感疫情高发期,要做好候鸟栖息地周边家禽养殖场的强制免疫和监测工作,落实生物安全防护措施,避免饲养的家禽与野禽接触,以降低由野生动物引发疫情的风险。
2022年04期 v.39;No.347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7K] [下载次数:3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谭庆辉;曹琰;贺勇;王先坤;王喜红;陈佳;谢凯;金芳;
为了解湖南省娄底市活禽批发市场活禽来源与流通情况,对2020—2021年娄底市2个活禽批发市场活禽调入、调出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每年调入娄底市活禽批发市场的活禽超过3 000批次,数量超过600万羽;调入活禽种类有鸡、鸭、鹅、鸽等品种,其中活鸡比例超过80%;活禽批发市场主要以省内调入为主,还涉及12个省(自治区)的多个县市区;在调出方面,2个批发市场均存在大量活鸡从市场返回农村进行二次饲养情况,形成“养殖场—大型活禽批发市场—中型活禽交易市场—农贸市场—农村散养户—市场”这一特殊链条模式。结果表明:娄底市调入活禽数量大、批次多、来源范围广,当地活禽市场流通网络复杂,应加强活禽市场日常监管和当地家禽疫病防控。
2022年04期 v.39;No.347 3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0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闵泽;周海宁;马龙;尹才;马林;魏凡华;李知新;
为了解宁夏地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IB)流行情况,分析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流行毒株的优势基因型,2021年9—11月,在宁夏8个县(区)部分规模化禽场和散养户,随机采集鸡咽喉/泄殖腔拭子646份,采用RT-PCR方法进行IBV核酸检测,对阳性样品进行病毒分离,对分离毒株的N基因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在646份样品中检出阳性88份,总阳性率为13.62%,其中西吉县、利通区阳性率较高,分别为36.00%、32.29%,70日龄蛋鸡阳性率高于120日龄以上鸡群。本试验成功分离出1株IBV毒株。基因分析显示,分离株属于QX型,与我国山东SDIB702/2012株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为97.55%,与QX代表株P100株同源性为93.31%,与我国常用疫苗血清型H120、M41型毒株的同源性分别为86.67%、86.14%。结果表明:宁夏地区存在一定的IB流行,且呈现一定的地区、季节暴发特征,低日龄鸡群感染较严重,需要加强防控;流行的IBV毒株属于我国流行的优势基因型QX型,与我国常用的Mass型疫苗毒株同源性较低,现有疫苗可能难以对其产生有效的免疫保护作用。本次研究初步明确了宁夏地区蛋鸡群IB流行情况和流行毒株的遗传特点,可为宁夏地区的IB防控提供参考。
2022年04期 v.39;No.347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4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冯之航;张晓文;张风荣;郑小龙;朱雅君;刘静远;王艳;
我国已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认可为非洲马瘟(African horse sickness,AHS)历史无疫国家。2020年泰国、马来西亚发生的AHS疫情,对我国防范AHS传入带来了极大压力。为有效防止AHS传入,基于OIE风险分析框架,利用OIE风险评估矩阵,从传入评估、暴露评估和后果评估三个角度,分析进境马匹传入AHS的风险。结果显示:传入评估的生物学因素风险为“高”,国家因素风险为“中”,商品因素风险为“高”,综合传入风险为“中”;暴露评估的生物学因素风险为“高”,国家因素风险为“高”,商品因素风险为“高”,综合暴露风险为“高”;AHS传入将会给我国马属动物相关产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传入后造成的后果风险为“非常高”。综合传入评估、暴露评估和后果评估三方面风险分析结果,判定AHS随进境马匹传入我国的整体风险为高。建议采取严格产地预检、进口后隔离检疫等风险管理措施,有效控制AHS传入。
2022年04期 v.39;No.347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9K] [下载次数:3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